今年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39次报告,显示中国19岁以下网民已占全体网民的23.4%,达到了1.7亿。但是,无法否认的是,网络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存在,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各种好处。我们离不开网络,孩子上网更频繁,如何让孩子们在网络世界保持安全,绿色上网呢?
网上有一些深受家长追捧的安全误区,比如把网络看成洪水猛兽,贴身监视孩子上网等等,这些流言流传很广,听起很有道理,但是除了让家长陷入恐慌外,似乎作用并不大,我们一一来辨别。
误区1 上网会教坏孩子。
真相:一个孩子变坏的原因很多,网络成了最容易找到的替罪羊。
一个孩子出现不恰当、不友善的行为,背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家庭、学校等等。当然,如果TA在网上召集其他孩子去欺负别人,这对于大人们来说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必须要干预了。
误区2 教孩子不要跟网上的陌生人说话。
真相:教孩子分辩什么是友善的行为,什么是不尊重和不妥当的行为,遇到不好的事情时他们就会知道回避。
许多8岁的孩子已经在网上与人互动了,他们需要知道哪些对话是适当的,哪些对话是不适当的,这个分界线在哪里。比如告诉孩子,如果有人跟你交流类似于这样的话题:“你是男孩还是女孩?”“你住在哪里?”“你穿什么样的衣服和内衣?”“你想私底下聊天吗?”你就赶紧后撤,拉黑。另外,告诉孩子们不要进入那些跟性有关的聊天室或者QQ群,这很重要。
误区3 网络让孩子变得更孤独。
真相:社交媒体让孩子跟其他人互动更多。
大部分孩子喜欢在网上享受娱乐、社交。根据一份来自美国的网络研究项目数据显示:57%的青少年在网上结交了新朋友;84%的男孩在玩网络游戏时感觉跟朋友的互动变得更多;68%的青少年认为网友可以支持他们度过难熬的时光。
误区4 家长监控孩子上网是最好的办法。
真相:如果只盯着这一块,家长们其实拥有的是虚假的安全感。(推荐阅读:限制上网,限制的是什么? )
你以为过滤器可以帮助孩子过滤不好的内容?事实上,有些内容会逃过过滤器的监视。一些意志坚决的孩子甚至动用各种方法来获取你不愿他们看见的内容。好的办法是,和孩子讨论,规定网络使用中哪些行为是不适当的,建立清晰的行为规则,明确各种行为的后果,训练孩子管理好自己的网络使用情况。
TAGS: 儿童上网管理 怎样控制儿童上网 怎样限制儿童上网 控制儿童上网 青少年儿童上网
版权声明:绿色童年网站所刊载本文:"家长如何降低儿童上网风险",除特别声明外,其版权均属于绿色童年所有,任何媒体、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绿色童年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上一篇:家长学会互动 引导孩子正确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