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9-04 11:22:59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 打印 点击:
“这样的戒网瘾机构早倒早好”
尽管国际上网瘾尚未有确定的医学定义,但在中国,网瘾依旧被当成一个可以被强制治疗的精神疾病。网络成瘾问题成为社会问题的又一个大筐,家庭矛盾、社会纠纷都可以往里装。为了对付“网瘾”,人们绞尽脑汁,各显神通。一些地区成立了网瘾戒除中心,试图利用军事化管理、电击等手段戒除网瘾。
在互联网毒害儿童的观念下,敏感的家长们便打着“救救孩子”的旗号将孩子送入或骗入戒除网瘾学校或机构。2009年央视《新闻调查》栏目调查的 “临沂市网瘾戒治中心”就是这样一家戒网瘾机构。据称该戒治中心在当时,不管上网成瘾有多严重、多么反抗父母意志的孩子,只要被送进一间治疗室,出来的时候会立刻向父母道歉认错。
但2010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关于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状况及对策的调查研究》结果令人惊讶,网瘾矫治机构资质审批混乱,批准的部门更是五花八门,包括教育、工商、共青团组织和卫生部门,甚至还有民政局、文化局等部门,但几乎都无医疗资质。绝大部分矫治机构是采用强制性的打针吃药、电击电 疗、军事训练等方法。2009年,卫生部叫停电击治疗。但部分家长对卫生部叫停电击治疗的做法并不理解,“效果那么好,为什么叫停?”
张侃指出,当前许多集中营式的反网瘾机构,并没有国家相应资质的批准。而在这些机构致力于向孩子家长收受高额学费、行使其手段帮助孩子戒掉网瘾的义务时,有三个问题并不清晰。什么样的孩子该收治、什么样的不该收?每个孩子的情况千差万别,有无保证有效的方法?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问题:达到 什么程度可以认定为“治疗”成功了?
张侃认为,在这些问题搞清楚之前,戒网学校或机构没有资格谈“拯救”。“而且各类机构鱼龙混杂,存在很多问题,这些应该全部取缔,早倒早好。”
“一些戒网瘾中心以行为训练为主导的思路是对的,比如军事化训练辅以心理疏导,通过这种活动进行行为上的再教育。北京有一些医院在做这些事情,也有一定的成效。”荀焱说,“但决不能是以迫害性、高压管制、利用恐惧来实现控制。”
荀焱告诉记者,网络成瘾的孩子本身就存在情感上的缺失,心理格外脆弱。如果被迫面对高压恐慌,更不利于心理上的恢复,甚至会有自伤自杀等过激行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推荐阅读:戒除网瘾,解放孩子)
另外,荀焱注意到,现在的许多反网瘾机构在收治“问题孩子”时会与家长签合同,规定家长不得介入网瘾学校的“教育”。她认为,这种单方面屏蔽家长的做法是有问题的,因为孩子在网瘾矫治过程中,家长这一环不可或缺。
版权声明:绿色童年网站所刊载本文:"“网瘾”背后的摧花辣手(2)",除特别声明外,其版权均属于绿色童年所有,任何媒体、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绿色童年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上一篇:“网瘾”背后的摧花辣手(1)
下一篇:“网瘾”背后的摧花辣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