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9-03 08:50:33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 打印 点击:
没有人生下来就是“问题儿童”,他们的“问题”大多是环境造成的。因此,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不久前,19岁的女孩灵灵(音)在父母送去“改造”自己的“学校”中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这是所名叫郑州搏强新观念培训学校(下简称搏强学校)的“管教机构”。在此之前,搏强学校以专门“解决”8~17岁青少年上网无度、厌学、早恋、离家出走、叛逆、自闭等问题闻名遐迩,自称为“问题少年中原教育第一品牌”。
事情发生后,涉事教官马艳飞和孔姓校长等5人,因涉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搏强学校也被当地教体局撤销办学资质,同时被勒令立即停止办学。至此,一起刑事案件似乎已经尘埃落定。
在生命的花期凋谢在戒网瘾学校,灵灵不是第一个。2009年,广西一名网瘾少年被“南宁起航拯救训练营”的教官殴打体罚后死亡;2007年,重庆一名网瘾男孩因不堪忍受体罚,选择从楼顶一跃而下……这些年轻生命的枯萎背后,是怎样的一只摧花辣手?
网瘾定性仍存争议
孩子成绩不好、叛逆不听话、沉迷网络不能自拔,这些都会成为家长忍痛把孩子送去戒网瘾机构的理由。在戒除网瘾机构的宣传下,家长相信孩子们得了“网瘾病”,需要接受“治疗”。
华夏心理网心理咨询师荀焱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网络早就变成人们日常办公、娱乐不可替代的工具,将网络成瘾看作一种精神疾病颇值得商榷。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这个名词最初是美国的精神科医生伊万·戈登伯格(Ivan Goldberg)批评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DSM-IV)不尽客观,因为酗酒、赌博成瘾等“行为障碍”缺乏生理基础而编造出的概念。通过比照病态赌博 的定义,他编造了“手指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作出敲打键盘的动作”等7条诊断标准,声称自己发现了“网瘾”这种精神疾病。
后来,戈登伯格声明该假设只是在一个社区论坛里当成玩笑提出的,是自己的恶搞。然而让戈登伯格没想到的是,自己一时兴起的恶搞竟引来精神卫生界一场持久的争论。
自1995年以来,美国精神病学界作了大量关于网瘾的学术研究。但即使是全球最先提出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美国心理学家金伯利·杨,也认为网瘾不 是一种独立的精神疾病,而是已知的“冲动控制障碍症”在网络使用者身上的体现,也就是和电视病、空调病等等一样,只是长期接触从而造成了心理上习惯性的依 赖,可以归为心理问题,但决不能称之为一种疾病。
戈登伯格认为,网络成瘾症不是真正的成瘾,真正的成瘾症比网络成瘾症严重很多。如果成瘾定义过于空泛的话,会令每种补偿行为都能被称为上瘾。他曾对《纽约客》周刊表示:“如果你把成瘾概念扩大到人的每一种行为,你会发现人们读书会成瘾,跑步会成瘾,与人交往也会成瘾。”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侃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心理学关于成瘾类行为的研究来看,成瘾行为伴随着体内激素水平和成瘾者心理方面的变化(心理学称之为“心瘾”),而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人们可以用药物调节激素水平,对抗生理上的“瘾”,但是无法对 抗“心瘾”。
而网瘾的心瘾更严重,完全戒除非常困难。张侃说,与毒瘾不同,人们对网瘾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全世界范围内对它的诊断还在讨论之中。“既然无法明确什么是网瘾,这就产生一个问题:网瘾是不是病态?尤其是对孩子而言,我相信不可能每一个孩子都是病态的。”
荀焱告诉记者,具体到网瘾的界定,国际上的确没有统一标准。而且在医学上,网络成瘾会否对人产生脑损伤,也没有相关的研究。(推荐阅读:戒网瘾软件,帮我们重现快乐童年)
目前医学上对网瘾也有争议。医学界认为,成瘾一般用来形容人对毒品、烟草、酒精等物质的依赖,这些依赖都是被医学可以论证的。但是网络是内容多样化的媒体,并非如毒品、烟草、酒精那样单一的化学或其他特定行为对大脑那样施加刺激。
版权声明:绿色童年网站所刊载本文:"“网瘾”背后的摧花辣手(1)",除特别声明外,其版权均属于绿色童年所有,任何媒体、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绿色童年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上一篇:疏堵结合:让网瘾少年走出迷途
下一篇:“网瘾”背后的摧花辣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