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扬州大学公布的一项针对留守儿童手机使用状况的调查显示,长时间玩手机已成为乡村少年的“流行病”。在不少地区,乡村儿童上网时间高于城市儿童,刷视频、打游戏和网聊三项占据了孩子们90%以上的上网时间。
相比冰冷的数据,一些鲜活的小故事更能说明乡村孩子对手机的痴迷。例如不久前,一位志愿者收到留守儿童的纸条,上面写着:“我们不喜欢书和玩具,只想要一部能打王者荣耀的手机……”看到这样朴素又怪诞的要求,相信每个成年人都会忧心忡忡、五味杂陈。手机本无罪,可是当手机成为留守儿童的“最爱”,我们的教育一定出了问题,而且是不小的问题。
有些人觉得,手机成瘾、游戏成瘾、网瘾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随着农村互联网基建的推进、4G网络的普及和手机硬件的迭代升级,留守儿童普遍拥有手机,也就是这两年的事。也就在这两年,才有了抖音与快手,有了“王者农药”与“吃鸡”。与80后、90后所处的时代相比,如今的网络江湖更扑朔迷离、鱼龙混杂,也具有更强的黏度和互动性,更容易令人沉迷。
当“手机带娃”越发成为普遍现象,留守儿童教育面对的不只是新痛点,而是燃眉之急。手机对乡村孩子乃至乡村文化生态的影响,从未像今天这样广泛、深刻和严重。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也必须上升到新的高度。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孩子生活的一部分,但谁来告诉孩子,网络生活不等于游戏、直播和小视频;又有谁来引导孩子上网,教他们趋利避害,让手机成为学习与生活的有益工具?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找不到捷径,甚至没有一个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因为教育从来都是水磨工夫,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容不得半点虚假。在中国青年报关注留守儿童的报道中,一位初一学生沉迷游戏后成绩直线下降,妈妈到学校与老师交流,老师回应道:“家长在家都管不好,我们老师又有什么办法呢?”仔细品味,这句话并非推卸责任,而是无可奈何的残酷现实。留守儿童家庭都有各自的难处,可教育必然包括付出与牺牲,生活中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要面对选择与取舍。不论乡村或城市,如果第一责任人的家长缺位,再多努力恐怕都难以弥补。(推荐阅读:假期孩子上网一定要用反黄软件 )
孩子的背后是家长,家长的背后是社会。在社会层面,如何避免留守儿童上网手机成瘾,有很多工作要做;但与此同时,更应把家长作为教育对象,只有父母、祖辈等监护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懂得一定的移动互联网知识,掌握了科学合理的方法手段,才能有效发挥监管和引导作用。“寒门再难出贵子”的争论言犹在耳,如果任由乡村孩子沉迷手机世界,那就真的输在起跑线上了。
TAGS: 管理儿童上网软件 管理儿童上网 控制儿童上网的软件 怎样控制儿童上网 儿童上网管理
版权声明:绿色童年网站所刊载本文:"别让手机成为留守儿童的“最爱”",除特别声明外,其版权均属于绿色童年所有,任何媒体、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绿色童年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