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7-08 08:30:56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作者: 打印 点击:
对中国古代教育影响最大的,当属《论语》和孔子。《论语》中,也找不到一句要体罚学生的话或事例。“仁爱”是儒家教育的哲学基础,仁爱的起点就是反对一切暴力,孔子不仅反对一般暴力,就连司法这样的合法暴力,孔子也是不提倡的。所以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非常清楚,如果对人不注意暴力实施的边界,就可能将暴力心理传导给他人,更别说对孩子了。孟子更是一个坚定的反暴力主义者,所以他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以暴力并不能使人心服,只有以德服人才是真正的服从。《史记》中孔子还说 “君子讳伤其类也,夫鸟兽之于不义也尚知辟之,而况乎丘哉”,“讳伤其类”就是反对一切暴力。
孔子连强灌硬填的教学都反对,更别说通过体罚来教育孩子了。他践行“有教无类”,他提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坚持“诲人不倦”的言传身教,他主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以学为乐。这些都注定了孔子是反对体罚的,子贡评价孔子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孔子之所以被称为至圣先师,正因为他的教育精神充满仁爱,师生关系也真诚融洽。
王阳明也是反对体罚的,这从他对当年教育的评价可看出来:“近世之训蒙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打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囹圄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可见,由于宋儒极重师道尊严,宋明之后,体罚学生可能才成为私塾的常态。当年私塾老师喜用戒尺体罚孩子,戒为“警戒”意,尺是“尺度、标准”。有学者将当年对学生的体罚,分为10类,如罚站、面壁、罚跪、打手心、捏耳朵、禁午饭、留夜学、罚抄字、罚做值日等。当年的这些体罚,比起网瘾学校可置人于死地的“摔后倒”来说,仍属小巫见大巫。
打孩子是一种野蛮行为,应成为成人社会的共识。因孩子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所以当你伤害孩子时,他无能为力。心理学早已证明,一个孩子如经常挨打,极可能变得性格孤僻,或自卑懦弱,或暗含暴力倾向。对孩子体罚,只会伤害到孩子的心理和自尊。(推荐阅读:戒网瘾,我们有利器)
《说苑》中有个故事,说的就是孔子对曾子的批评,孔子认为曾子之父打曾子,曾子不逃走,属大不孝。在孔子看来,父亲打人,如出手过重一定要逃走,以避开暴怒,否则把自己命丢了,还陷父亲于不义,这是天下最大的不孝。至于学校老师会把孩子打死,这个孔子肯定未曾预料到。所以,绝不要把这种罪责也推给孔子和儒家。
版权声明:绿色童年网站所刊载本文:"矫正网瘾不能交给市场(4)",除特别声明外,其版权均属于绿色童年所有,任何媒体、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绿色童年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上一篇:矫正网瘾不能交给市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