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0-23 05:52:53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 打印 点击:
目前,还没有从法律规范上对网络内容进行界定,没有对网络上的暴力、恐怖等内容进行分割,8岁的儿童与80岁的老人在互联网上看同样的节目,这样必然会对青少年造成影响
在加强立法的基础上,还应该强调严格执法。从目前来看,网络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净化网络环境,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互联网上的淫秽、暴力信息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四部委就关于开展“绿色网络 助飞梦想——网络关爱青少年行动”联合发出通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1月《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其中10岁至19岁人群比例占24%,约1.35亿,青少年渐成网民主力军。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第三次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显示,中国城市“网瘾青少年”的数量已经超过2400万。
两个庞大的数据无疑说明,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在网络的影响中,青少年因网络影响犯罪、受侵害的案例时有出现。相关学者对此提出,应加快互联网立法,并对互联网信息进行分级,以避免不良信息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伤害。
网络让儿子变得“陌生”
国庆期间,北京的邹女士带着儿子张晖回了一趟福建的老家。让家人惊讶的是,两年没见,如今13岁的张晖从里到外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尽管长高了,还变得更加白皙一些,但从外形上张晖却让家人感觉像“缩成了一团”。
“脸上瘦了,还戴了眼镜,背也挺不直……”邹女士坦言,张晖外婆见到外孙的模样时,狠狠地骂了他一顿。
外形上的变化还是其次,张晖的行为举止更是触动了家人的众怒。“从刚回到家就开始到楼上呆着,说是做作业,实际只花了很少时间把作业做完,就抱着手机玩游戏,聊QQ。叫他下来吃饭也不情愿,不爱和人交流,和原本十分亲近的外婆都有些疏离。”邹女士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她把这归因于3年多前自己的一个错误决定:“当时他上4年级,很多同学家里都有电脑,老师也建议买,方便查资料,我就给他买了一个。在这之前我是很警惕的,我听过很多孩子上网上成网瘾的事情,很担心。”
这以后,邹女士虽然严格控制着儿子上网时间,也不允许儿子打游戏,但她发现,即便是每天1个小时的上网时间,也大大地改变了自己的儿子。(推进阅读:戒除网瘾,走向绿色上网)
“最近1年来,我发现他上网很少查资料,大多是聊QQ。我匿名添加他为好友后发现,家里不让他玩游戏,他就到同学家玩,QQ上都是在和同学交流游戏。”邹女士把儿子写在QQ签名上的东西浏览了一遍,让她惊讶的是,她几乎看到了另一个儿子:“语言粗俗不堪,动不动就打打杀杀、拉班结派,还提到刺青、自虐什么的,到这半年来还开始早恋,在QQ上公开向女生表白。”
版权声明:绿色童年网站所刊载本文:"1.35亿青少年网民亟待“信息分级”保护 (1)",除特别声明外,其版权均属于绿色童年所有,任何媒体、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绿色童年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