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易弱化孩子现实社交技能
值得关注的是,在新媒体交往中,少年儿童对老师的信任度和情感投入似乎相对偏低,调查显示,“最愿意对老师说知心话”的只有5.1%,这一比例甚至低于选择“网友”(11.6%)的比例。“从我们对部分小学生上网的调查来看,他们和老师之间沟通通常会面谈或打电话,只有在同龄人沟通时才会经常使用微信、QQ。”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传媒教育研究中心讲师张洁近年来一直从事媒介素养方面的研究,她指出,孩子喜欢用新媒体和同辈人交往,在这方面他们同成人世界似乎是割裂开的。
新媒体对少年儿童的人际交往具有促进作用,不过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如负面信息容易获取,不加区别地使用各种流行语,逗比、草泥马等词就经常使用。”李东林指出,孩子上网也容易受社会错误价值观的影响。
“新媒体还容易弱化孩子的现实社交技能。”孙宏艳解释,网络社交很简单,愿意说就说,不愿意说就走人,关了电脑、软件,对方就不存在了。有些孩子上网长期在网络上交朋友,就会忽略现实,导致交往技能简单化,遇到问题就像网络上交往似的简单化处理,其实这就是不会和人交往。“网络上交往是平面化的,以自己需求为主,而现实中交往是立体的,需要更多的沟通和包容。”
观点
学校也要转变教育观念
李东林,北京市黑芝麻胡同小学媒介素养课程教师
家长对于孩子使用新媒体,既不能太过紧张,也不能放任不管。应该和孩子多交流,了解孩子对新媒体的看法,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比如孩子沉迷于某个游戏和电视剧,可以请孩子给你讲讲游戏和剧情,共同探讨故事的发展。培养孩子正确的认知能力。从儿童的心理情况和社会实际情况看,目前不应鼓励孩子见陌生网友,媒体交际不能带替实际交际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当然,学校也面临教育观念的挑战,前年,当我第一次提出把微博引进课堂时,学校教师进行了一次讨论,出乎意料,反对的意见占了上风。他们认为微博是社交媒介,是营销媒介,不适合教给学生。但也有人支持,说学生可以接触微博。我做了调查,发现每个班都有同学接触,少的半个班,多的全班都上,这给了我开课的底气。在课堂上,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让孩子明确微博的利与弊,讨论使用方法。
在虚拟空间锻炼现实交往技能
张洁,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传媒教育研究中心讲师
当我们问孩子父母什么时候给孩子买车,他们都会回答孩子要到年龄,还要去驾校学车,但是对待新媒体,孩子几岁可以用,怎么用,家长就不知道了。我认为家长指导孩子使用新媒体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文明礼貌,网络虽然是虚拟空间,怎么跟人说话,如何表达善意等等,这和现实世界应该是一样的。二是嘱咐孩子要注意个人隐私,比如怎样发布照片,怎样保护自己的隐私安全,同时注意不要丑化同学;三是要注意个人信息安全,比如密码怎么管理,我经常遇到孩子,问他的QQ号,他顺便会把密码告诉你,这方面的防范意识是要有的。(推荐阅读:家长怎样解决孩子健康上网的问题 )
声音
我在与孩子交流过程中,孩子们其实对自己的网络行为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让他们愤愤不平的是:家长沉迷网游,网聊,却限制自己的行为。
——北京市黑芝麻胡同小学媒介素养课程教师李东林
TAGS: 孩子上网过滤软件 管理孩子上网时间的软件 孩子上网成瘾 孩子上网成瘾怎么办 管理孩子上网时间软件
版权声明:绿色童年网站所刊载本文:"别轻易对儿童新媒体交往说 NO!(二)",除特别声明外,其版权均属于绿色童年所有,任何媒体、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绿色童年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