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9-20 08:12:21 来源:中国大学生在线 作者: 打印 点击:
【处理思路】
对宋洋同学做出基本诊断后,学院迅速启动针对宋洋网络依赖情况的帮扶干预机制。
一、了解宋洋网络依赖的真正原因
这是进行相关帮扶和干预工作的前提。这方面信息要通过与本人谈心和咨询、向周围同学了解平时基本表现及询问家长等途径来了解。
(一)和宋洋深入谈心沟通。开始的两次谈心,并不怎么顺利。因为可以明显感觉到宋洋的自我防御度很高,他非常清楚自己现在沉迷网瘾,也知道这样下去对自己会造成恶劣的影响,但是他内心不愿意承认网络依赖这个事实,同时他担心辅导员会因此影响了对他的看法,还担心辅导员把这事告诉母亲,所以他谈心沟通的积极性不大。辅导员了解情况后真诚地表达了自己想要帮助他,想和他一起解决困难的强烈愿望,并且相信他一定会走出这段阴霾而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大学生。辅导员希望能和他真诚对话。宋洋在第四次谈心的时候,情况明显好转。在这次谈心中,宋洋向辅导员讲述了他的整个成长经历。
宋洋8岁失去父亲,之后宋洋母亲将他寄养在农村奶奶家里,从此便长期外出打工。10岁那年,他失去奶奶,这次他被寄养在远方亲戚家里,几年之后,他开始读初中,从读初中那天办理了在校住宿的手续一直到现在,他再也没有过“家”的概念,也再没有享受过“家”的温暖,他说,最难熬的是放假,因为一放假同学们都回家了,有的父母还亲自到学校里来接孩子,每当看到这种场景,他就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怜最孤独的人,而当宋洋将这种感受向妈妈倾诉时,电话里的妈妈却不以为然,没有给他安慰,反而总是要求他好好学习,这样才能出人投地,才能对得起死去的父亲。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宋洋考入华中农业大学,他自嘲道,像他这种遭遇了种种磨难之后还没有沦为社会上的小混混,已经算是万幸了。刚来大学时,他对大学充满了期待和向往,他以为大学生活会自由得超乎自己的想象,他以为他可以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也以为他会在大学舞台上一展风采,因为以往的他过得太压抑。可是,大一第一个学期结束后,他就对自己和大学失去了信心,因为他过得并不如以前设计的那么顺利,他没想到大学的课程这么难学、没想到大学里的同学那么“势利”、也没想到他参加各种比赛会表现出各种“衰”,没想到他参加了那么多竞选竟然最后连个干事都没有当上,他认为他什么事情都坚持不下来,什么都做不好……因为成长环境的原因,在大学之前,他就有强迫自己否定自己的思维倾向,他总是强迫自己关注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哪怕是在别人看来做的很不错的事情,他都要强迫自己挑出毛病来。这种做法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自我评价过低,自信心不足,自我效能感低,伴有抑郁和焦虑情绪。
大一上学期不顺利的发展情况,让宋洋的“强迫”毛病更加严重,他越来越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变得更加自卑和焦躁,他说在现实中他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他开始疯狂地否定自己,也便开始了他无节制上网借以逃避现实的生活。宋洋说,他其实是想做一个好学生的,也特别想在大学里拥有一个美好的大学生活,但是现实总是那么残酷,他没有能力去面对。
(二)周围同学对宋洋的评价。宋洋同学眼中的他是一个特随和的人,见谁都是一脸笑容,没有人知道他以前的经历;他乐于助人,还在武汉人民医院做艾滋志愿者,很有爱心;他个人志向很远大,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但是和他接触比较多的同学有不同的评价,看起来很阳光,但事实上是一个自卑悲观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很低,。很少和家人联系,喜欢独来独往,身边朋友很少。可以看出,宋洋表现出了明显的性格双重性,社会支持系统不健全。
(三)学院及时向宋洋家长进行了沟通。作为宋洋的第一监护人,宋洋母亲有权了解宋洋在校表现情况,于是在争取了宋洋的同意后,辅导员建议其母校来校。宋洋母亲坦言,这十几年来对儿子情感上的关心不够,她说,能把儿子养活,她就心满意足了,她没有想太多。而且,她说儿子想法很多,与儿子沟通她感觉很困难,两人常常因为说不到一起而吵架,她说自己是个农村妇女,限于能力和见识,她对儿子的交流只能限于吃饱穿暖的话题上。因此可以看出,宋洋的家庭教育和来自家庭的爱与支持是严重缺失的,这也是导致其网络依赖行为的重要原因。(推荐阅读:戒网瘾,拯救孩子)
整个过程下来,宋洋产生网络依赖的直接原因在于其大学生活遭遇各种挫折以至失去信心,从而选择上网逃避现实生活。但从再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1)宋洋长时间无法满足其自身尊重、渴望被爱被关注的需要,自卑情绪严重。(2)宋洋从外界获取支持和理解的渠道几乎不存在。(3)宋洋受成长环境的影响,长期存在强迫性的自我否定,自我效能感非常低。(4)宋洋自我控制力和心理调节能力较差,一旦遇到问题常常选择消极应对。治标更要治本,要真正帮助宋洋戒除网瘾依赖,应该从根本上解决和满足宋洋的心理问题和深层次需要。
TAGS: 网瘾 戒网瘾 如何戒掉网瘾 戒除网瘾 怎样戒除网瘾
版权声明:绿色童年网站所刊载本文:"共同关注:90后大学生沉迷网络,我们该如何解救?(二)",除特别声明外,其版权均属于绿色童年所有,任何媒体、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绿色童年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