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儿童,最需要保护的隐形用户
这是否就意味着,就此禁止网络上的一切儿童信息?
当然不是。交流育儿经验确实可以帮助许多手足无措的新手父母,倘若没有网络,前段时间的学校食堂事件可能也不会很快引起舆论关注,许多偏远落后地区的儿童可能更难接触外界信息、得到外界及时的援助,而且心理学家还会建议,让儿童面对适度的风险,有助于他们提高适应能力和逆抗力。
那么我们能怎么做?最直接的第一个办法便是父母与子女约法三章。
一个可借鉴的案例是,一对很爱玩twitter的父母,每次发布孩子相关信息时都会带上一个固定话题tag,孩子就可以通过搜查这个话题tag来监督自己的爸爸妈妈有没有发布什么让自己难为情的东西,同时孩子有一票否决权。
另外,尽管数据告诉我们儿童上网比例极高,但他们其实是极难被侦测到的一批隐形用户,因为大部分儿童使用的电子设备与账号,其主体是父母而不是自己。
而且随着手机的不断轻量化与功能强大化,一种覆盖全球的“卧室文化”正在显现,这也意味着,儿童上网也正在变得更私密、更简单、更缺乏监督。
这就涉及到第二个层面:父母与学校应当给予未成年人相关的网络安全教育;网络也应该有儿童保护机制,比如涉及到网络欺凌、儿童隐私时,平台会有相应的风险监控,并跳出警示信息等。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层,是相应的社会意识和健全的法律法规。2015年欧洲就出台了一则法律,叫做“遗忘权”(rights to be forgotten),即个人可以申请清除搜索引擎下的个人信息。又比如在法国,极为严格的隐私法律,甚至允许孩子将未经同意发布个人隐私信息的父母告上法庭。
然而即使有了法律,我们对于法律又需要额外谨慎,举一个例子:
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中,最典型的做法就是限制上网年龄,因为一般认为年长的孩子更具有辨识力等能力,但这种规定也就预示着——会有儿童在网络上谎报年龄(已经很普遍);会成为潜在儿童引诱者的借口,因为他们可以声称,通过某社交网站接触的对象已满法定年龄。(推荐阅读:控制上网,家长不能只用说的 )
其实又何止是保护儿童上网安全,对成年人的上网安全,也都很难有一个万全之策,我们能做的,借用UNICEF报告中的一句话,是更应该关注“他们上网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而不是严格限制他们应该在屏幕前花多少时间。”
TAGS: 儿童上网 儿童上网的害处 控制儿童上网的软件 儿童上网故事 管理儿童上网软件
版权声明:绿色童年网站所刊载本文:"数字时代的中国儿童控制上网难,被迫“早熟”的一代(三)",除特别声明外,其版权均属于绿色童年所有,任何媒体、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绿色童年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