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法制办日前公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明确提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通过虐待、胁迫等非法手段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之前媒体报道山东省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网戒中心”用电击、药物、体罚等残酷手段“帮助”孩子戒除网瘾,虽经报道后引起多方质疑,卫生部也紧急叫停“电击疗法”,但每年仍有一些青少年被家长送至该地。如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明确禁止此类暴力戒网瘾行为,并强调已构成违法的将被追究法律责任,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织起法律之网。
但是,不能以为有了一部法律就能完全预防网瘾及监管网戒行为。以前,很多家长把“网戒中心”当成“戒网圣地”,一是因为社会普遍将青少年网瘾视为一种“病”,而相关中心以“医学治疗”为借口,为暴力戒网瘾行为披上一层看似合理的面纱,“治病必然伴随着痛苦”的理论也让家长盲目信服。二是面对沉迷网络的孩子,很多家长焦虑万分,简单粗暴,不但起不到作用甚至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长“实在没办法了”才会寄望于“网戒中心”,因为这是他们唯一能找到的“社会支持”。
法律明确了戒除网瘾的行为边界,之前的“社会支持”不合法,如何让沉迷于网络的孩子“迷途知返”,成为摆在家庭、学校、社会面前的一道更为严峻的课题。现实中,这样的矛盾越来越多:家长整天抱着手机头也不抬,孩子哭闹就用平板电脑来哄,又怎么要求孩子理性上网?强调“玩电脑影响学习”,就把网线断开,但如果孩子从学习中感受的不是乐趣而是枯燥的灌输,又怎能不“向往”玩电脑?学校一方面禁止学生上网玩游戏,一方面又将越来越多的作业、考试、家校沟通放到网上,两者怎么能够泾渭分明?现实矛盾比法律问题复杂得多,需要更深入的探讨和多方面的应对。(推荐阅读:上网时间控制软件,让我们放心)
法律之外,如何不让青少年迷失在网络丛林里,依然任重而道远。既要重视知识教育,也要重视生活教育、情感教育、自然教育,在陪伴与关怀中不断激活青少年对现实世界的关心,让他们在丰富美好的体验中逐渐实现蜕变。既要让孩子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从中获取知识、创新思维,又要捍卫现实的边界和人际的温暖,不让生活被网络绑架。应该说,这不仅是网瘾青少年的家长,也是每一位父母都要关注、思考并身体力行的问题。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网瘾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关口,戒除孩子的网瘾,或许也要给大人“用药”。
TAGS: 如何戒除网瘾 戒除网瘾软件 戒除网瘾 如何帮学生戒除网瘾 戒除网瘾的方法
版权声明:绿色童年网站所刊载本文:"戒除孩子网瘾,或须给大人“用药”",除特别声明外,其版权均属于绿色童年所有,任何媒体、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绿色童年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上一篇:学生上网不用身份证一样可以
下一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将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