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8-29 10:20:35 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 打印 点击:
近日,教育部公布《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与旧版相比,新《守则》增加很多贴近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内容,其中第8条提出:“控制上网时间,抵制不良信息”。
今年中旬,由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发布的《2014年度全国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下称:蓝皮书)提出,在网络应用方 面,学生的起始触网年龄整体呈现低龄化发展特点;学生上网程度存在差异,1.9%的学生处于“过度用网”状态,超过10%的学生曾有网上受骗经历;在网络 素养方面,“过度用网”学生的综合表现明显低于其他学生。
北京某中学教师刘贺表示,手机上网成为学生上网的主要方式,家长需要注意孩子用手机上网的时间。同时,心理专家张雅彬认为,中小学生“过度用网”可能是他们心理问题的表现,家长应该提高警惕。
报告解读
蓝皮书通过取样调查总结了中小学生上网的诸多特点,其中包括:手机上网成主流、初始触网年龄呈低龄化、中小学生超四成休闲时间用于上网、多数学生认为网络对眼睛不利以及分散注意力等。
手机上网成主流
通过抽样调查,蓝皮书公布一组学生上网数据,41.6%的受访学生经常或总是使用手机,41.1%的受访学生经常或总是使用台式电脑;26.0%的受访学生经常或总是使用平板电脑,24.8%的受访学生经常或总是使用笔记本电脑。
蓝皮书显示越来越多的学生使用手机而非电脑接触互联网信息。与此相似的一个数据也说明手机更加成为上网主流工具。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第3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18亿,且手机成为新增网民的第一来源,该调查发现,使用台式电脑上网比例继续下降,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达到81%,且高流量的手机应用发展较快。值得注意的是,网民中19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到了26%,学生依然是中 国网民中第一大群体,占比25.5%。
初始触网年龄呈低龄化
在蓝皮书里,学生被分为三类人群:正常用网、趋于过度用网以及过度用网。蓝皮书总结了这三类学生的初始触网年龄,并得出结论:学生的起始触网年龄整体呈现低龄化发展特点。
在区分用网程度方面,以平均每天用网2小时为界限,将等于和少于2小时的作为正常使用网络的学生。将超过2小时的学生问卷抽取出来,对与检测过度用 网有关的十个题目的结果进行累加统计,统计之后,得分高于总分40%且低于70%的是“趋于过度用网”的学生。得分超过总分70%的是“过度用网”的学 生。(推荐阅读:学生上网有守护,我们再无后顾之忧)
正常用网的学生初始触网年龄以9岁为最多,大部分集中在6-13岁之间。趋于过度用网的学生初始触网年龄以10岁最多,大部分集中 在5-14岁之间,与正常用网的学生相比,分布的略为分散一些。过度用网的学生初始触网年龄也以10岁为最多,大部分集中于4-13岁间。其主要集中范围 与趋于过度用网的学生基本相当,但小一岁。
TAGS: 学生上网 控制学生上网 管理学生上网 中小学生上网 怎么对待学生上网 学生上网问题
版权声明:绿色童年网站所刊载本文:"控制上网时间拟入"学生守则"(1)",除特别声明外,其版权均属于绿色童年所有,任何媒体、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绿色童年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