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3-13 09:44:10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 打印 点击:
——群体分析——
“一代人适应环境的结果”
一个手持屏幕的年轻人,戴着耳机,面无表情。你跟他说话时,他会敷衍两句,然后继续盯着他的屏幕……如果要谈论第三代“网瘾”的标志性“姿态”,这样的场景可能会浮现在很多人脑海中。
高文斌对此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种观点:这是一代人适应环境的结果。互联网只是给他一个目光凝注的地方而已,没有这个屏幕,他也会看杂志、看电视、看别的。
心理学家们对于当前互联网行为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不同代际群体所经历的生长环境引发的群体特征行为。
“80后、90初的孩子是第一代独生子女,众多的成年人围着他们,就是缺少他们想见、需要见的伙伴。大量的时间被迫置身在成年社会里,他很烦。温和的表达就是‘你说你的、我看我的,井水不犯河水’。这就是一代孩子适应的结果。”高文斌说,“为了满足这种适应环境的需求,80后自己给自己制造了网络屏幕,人家挺好的,人家没有打扰你,人家都戴耳机了。”
互联网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从心理学来说,互联网创造了一个改善人们心理体验的重要渠道。很多人认为80后、90后自我且自私,但正是他们更爱“分享”,当然是通过互联网。独生子女一代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同伴的充分沟通,成为“印刻”在他们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缺憾,谁能满足这种需求,谁就会受到追捧。互联网实现了这个功能。
高文斌认为,在谈到互联网行为时,需要从用户群体特征去分析。而不能就上网而论上网。当遇到不熟悉的行为和自己的评价体系发生冲突时,“要从一个更大的背景去分析,他为什么一定要适应你?如果是一个人让别人谁都不适应,那可能有心理问题。如果是一大群人是这样子,你能简单说他们心理有问题么?当80后的孩子成为一代人,全国有上亿人口,人家的生活方式就一定有问题么?青少年要适应成年人,反之亦然。这个是双向适应问题,同时更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推荐阅读:戒网瘾,给自己一个正常的生活)
“人的心理成熟要滞后于生理和智力成熟时间,但最晚30岁要‘而立’了。这一代的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段,已经开始学会保留自己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兼容社会环境要求。” 高文斌说,“网瘾这一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讨论,但有一点需要认识:总有一天,今天的青少年会长大,他们成熟后的生活方式会成为社会的主体生活方式,这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
TAGS:
版权声明:绿色童年网站所刊载本文:"“网瘾”:是心理疾病还是“代际特征”(三)",除特别声明外,其版权均属于绿色童年所有,任何媒体、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绿色童年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