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3-12 09:43:21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 打印 点击:
——现象溯源——
同一群人的两代“网瘾”
极端行为并不是第三代上网“成瘾”备受关注的核心原因,在这些“指责”“批评”和“关心”的背后隐藏的真实想法是:这些人怎么总在上网?
中国互联网协会钟睿向本报记者提供了最新一次网民调查的数据: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20亿,在网民年龄段分布调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20—29岁(30.4%),其次为30—39岁网民(占25.3%),10—19岁人群比例持续下降已经居于第三位(24.0%)。按照职业划分,作为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学生的比例也从2011年的30.2%大幅下降为2012年的25.1%。
实际上,那些频繁使用移动网络的人群,正是原来那些玩网络游戏成长起来的一代。所谓第三代网络“成瘾”,只不过是若干年前第二代网络“成瘾者”推出的2.0版本。
第二代网络“成瘾”之所以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就是其社会功能影响比较明显。网络游戏的主要参与群体是中学生和大学的低年级。这个年龄段面临着沉重的学业负担,在游戏上投入时间过多,出现学习成绩下降会是一个非常瞩目的“社会功能损伤”。只不过对于这一代人的“前辈”来说,家长会指责“分心了”“看课外书了”或者“看电视太多了”,而他们会被“归因”为“尽打游戏了”,原因为“网瘾”。
“网络游戏的问题与物质依赖不尽相同,并不是网络这一事物具有成瘾性。因为在中国文化环境下,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非常重视,网络游戏对学生的社会功能损伤在很多情况下被放大了。这也是不少国外青少年网络游戏问题看起来似乎没有我们严重的原因,因为他们的评价体系中,对于学习成绩可接受的范围往往更宽一些。” 高文斌说。
据此,对于那些已经成为“社会人”、开始在职场担当重任的一代人来说,互联网的使用是否从广义上损害了社会功能,似乎很难进行一刀切的评价。回忆起最早接触过的一个网游少年,高文斌说,“他今年30岁,现在公司里面战斗的主体就是这个年龄段,游戏对他的吸引力应该已经不大,但他依然经常使用网络,但
社交功能成为了第一位。”
“互联网和现实生活并不是对立关系,它仍然是你生活的一部分。有的人天天挂在网上,但他的职业就是与此相关,这是他谋生的手段,虽然上网时间很长,能说是‘成瘾’么?” 高文斌说,“有的人在互联网上很活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很活跃。是痴迷么?这个人也许就是一个高心理能量的人,挺好的。还有的人在现实当中低调,在互联网上也沉默,他可能是个低神经活性的人,也挺自在的。这些都不能一而概之的说有问题。”
当然,并非怎样上网都无所谓,是否“成网瘾”可以姑且不论,而与互联网密切相关的一些心理行为问题还是需要重视的。对于使用互联网使用来说,需要警惕的是“病理性补偿”行为,也就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心理满足程度不足,转而在互联网上过度寻求心理满足。例如社会交往存在问题而感到不满意,从而过度在互联网空间寻求补偿,而这一途径并不能真正修复其健康的心理机制。(推荐阅读:能够戒网瘾的软件挽救了我的孩子)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互联网提供是很好的建设性补偿,比如不容易见面的朋友,在网上聊聊等。但如果是另一种反差很大的情况则常会出现病理性补偿,比如现实当中可以沟通的人很少,而互联网上有很多的朋友,这时通过网上的这种补偿往往并不能真正满足其心理需要。”高文斌说,“病理性补偿持续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失补偿的发生,即我们通常提到了各种心理行为障碍或疾病。”
TAGS:
版权声明:绿色童年网站所刊载本文:"“网瘾”:是心理疾病还是“代际特征”(二)",除特别声明外,其版权均属于绿色童年所有,任何媒体、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绿色童年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