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80后、90后都不同,00后是自带互联网基因的一代。《2016-2017中国儿童网络素养状况系列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超过六成的14岁儿童的父母表示孩子懂得更多的上网技能,与家长形成了所谓的“数字代沟”。这给传统的教育方式带来很大挑战,同时也给网络安全提出严竣问题。
1月11日,腾讯社会研究中心邀请中国青少年宫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波与多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数字代沟”问题的产生和如何完善儿童上网安全和网络素养教育。
张海波是中国青少年宫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报告》的负责人。这份研究报告是目前为止,在国内同类研究中样本量最大的研究之一。通过对11万份网上调查问卷的分析,揭示了3~14岁中国儿童数字化成长的轨迹,并取得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发现,包括:儿童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小原住民网络化成长迅速,14岁儿童上网能力便反超家长,同时进入网络安全问题高危期。
调研负责人张海波将这份报告主要针对的2000年以后出生的人群定义为“苹果世代”,他们一出生就面临着一个网络无所不在的世界群体,数字化生存是他们从小就开始的生存方式,他们也成为从小生活在移动互联时代,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社交媒体、网游和直播包围下长大,是身处屏幕世界的“滑一代”、上网看世界的“搜一代”、离不开社交媒体的“微一代”、爱玩网游的“游一代”和喜欢分享的“秀一代”。
超过六成的14岁儿童的父母表示孩子懂得更多的上网技能。儿童的数字化技能超过父母,加上父母与孩子上网的态度和关系有隔阂,“数字代沟”现象凸显,即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家长和孩子围绕数字技术使用产生的能力差异,从而在认识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等方面产生了越来越深的心理隔阂,甚至对抗。
《报告》显示,平均有超过29.1%的学龄前儿童(3~6岁)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网络使用时间逐渐增加,到了14岁,已有60.8%的儿童网络使用时间超过30分钟。
《报告》揭示,娱乐是儿童使用网络的主要目的。除了娱乐,低龄儿童也开始尝试网上社交、发布信息、网络消费。8.5%的7岁儿童进行过网购;16.7%的7岁儿童在网上发布图片、视频或文字;甚至有4.1%的7岁儿童表示开始拥有自己的粉丝。
儿童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也越来越早。引人注意的是低龄儿童微信的接触率,较以往调查有显著提升。5~9岁儿童对微信比QQ拥有更多的接触。9岁时儿童微信的接触率已达到23.5%,超过QQ的20.6%。10岁时,QQ接触率达到37.4%,正式超过微信36.0%,自此之后,QQ成为少年儿童第一社交媒体。(推荐阅读:戒网瘾从限制上网时间开始 )
到14岁,儿童每天上网时间超过30分钟的达到60.8%;研究网络游戏的达到60%;有网购行为的达到57.5%;主动加网友的达到68.9%;在网上发布内容的达到69.7%。社交媒体的使用率很高,QQ达到84.7%,微信达到59.9%。拥有粉丝的达33.3%,网上追星,和偶像明星网上交流的达到26.0%。
TAGS: 儿童上网控制软件 儿童上网监控软件 儿童上网管理软件 儿童上网控制 控制儿童上网的软件
版权声明:绿色童年网站所刊载本文:"超六成的14岁儿童上网技能反超家长 00后与家长“数字代沟”隐忧凸显(一)",除特别声明外,其版权均属于绿色童年所有,任何媒体、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绿色童年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上一篇:青少年上网都会形成哪些网瘾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