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暑假,孩子们闲暇时间较多,孩子上网的机会也增多了。暑期,一些诈骗分子往往抓住这一时机,对青少年实施诈骗,因此暑假期间家长一定要做好孩子的网络安全教育。烟台网警总结三类暑期常见的诈骗形式,请广大家长及孩子上网注意防范。
通过“补习班”诈骗
暑假期间,各类补习班、兴趣班、夏令营火爆,其中不少商家用优惠的价格把学生吸引进去,之后再追加各种费用。一些培训机构会通过电话或社交平台与学生沟通发布通知。一些不法分子则抓住漏洞,冒充学校老师,以“培训费”等为诈骗由头,诱骗学生或家长汇款或转账。
网警提示:对于补习班或培训班,家长和孩子最好到授课地点实地查看,切勿一次性交付过多培训费。家长在接到学校“老师”陌生电话、“孩子”用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时,首先要同老师和孩子本人取得联系,并多方查证核实,以免上当受骗。
买卖游戏装备诈骗
假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学生上网热衷网络游戏这一情况,在游戏平台上售卖装备。一些诈骗分子冒充游戏主播,混在游戏群中,并对有需求的学生下手,私下加QQ或微信,利用学生求装备心切的心理,要求学生转账支付款项,随后拉黑。
网警提示:不要在网络上私下进行交易,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游戏装备及游戏充值。家长也要做好孩子假期监管工作,切勿让孩子过分沉迷网络。
网络购物诈骗
暑假期间,学生的闲暇时间较多,一部分学生利用暑期追星或购买明星推荐物品。别有用心的人则通过充当忠实粉丝或粉丝头目,混迹在群内,通过聊天借机了解粉丝动向,随后私加好友实行诈骗。(推荐阅读:控制上网时间,培养孩子良好的上网习惯 )
网警提示:家长要做好孩子的安全防范工作,不要给孩子在电子支付平台上存太多钱,也不要用孩子的手机绑定信用卡、借记卡等。孩子外出要了解其行踪,以免孩子上当受骗。
TAGS: 管理孩子上网的软件 管理孩子上网 控制孩子上网 孩子上网管理软件 管理小孩子上网软件
版权声明:绿色童年网站所刊载本文:"暑期青少年上网谨防上当受骗",除特别声明外,其版权均属于绿色童年所有,任何媒体、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绿色童年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下一篇:腾讯启动青少年健康上网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