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日前下发紧急通知,强调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沉迷需要各方面尽心尽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要求各地充分认识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迅速开展全面排查、集中组织专题教育、严格规范学校日常管理,同时推动家长履行监护职责。
如今除了网游,动漫、直播、短视频都在抓取“熊孩子”的心,孩子们拿起手机或者平板就放不下。一方面,这是源于一种“从众心理”,大家都玩的东西自己不玩,到了学校和同学们都没有共同语言;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根据用户兴趣不断进行“推送”,也往往令人欲罢不能。
未成年人自制力薄弱,很容易成为上网成瘾的“重症患者”。据报道,有的孩子偷家长的现金或盗用家长的支付宝密码给手机游戏疯狂充值;有的孩子一旦不许上网他就变得焦虑不安无法自控,开始砸东西、打人甚至自残自杀……至于因网瘾耽误学业的情况,那就更加常见了。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在世界范围内都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珍·温格去年曾发表文章称“智能手机毁掉了一代人”,这篇文章用调查数据说明,孩子宅在家里的时间变多了,但是他们跟父母的关系却没有更亲近,总是把注意力放在手机上,无视家人的存在。
“毁掉一代人”的说法或许有些夸张,但防范孩子上网成瘾却已是当务之急。这一次,教育部以“紧急通知”的形式要求各方面齐抓共管,也显示了这一工作的刻不容缓。
要防范孩子的网瘾,学校的工作非常重要。不过,除了像教育部要求的那样组织开展专题教育,我们也期待着学校多组织一些有趣、有益的集体活动,从而起到“移情作用”。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还是独生子女,回家后没有玩伴就容易一头扎进“电子保姆”的怀抱。如果放学后小伙伴们可以聚在一起参加他们所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网络的吸引力或许就会弱一些。
当然,家长言传身教以及监督管控的作用也非常重要。现在很多大人都玩手机成瘾,这对孩子的影响非常糟糕。除了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关注孩子在网络上的“动向”,家长理应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读读书、做做手工,玩玩小游戏,别让孩子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的孤单无聊,而跑去网络上寻求关注。
除了老师和家长的努力,相关监管部门的工作也需要更加给力。早在2010年,我国就颁布实施了《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网络游戏用户需使用身份证进行实名注册。但这个办法实施以来,起到的效果却很有限,有的游戏随便编个身份证号就能注册,有的只需一个QQ号就能登录。(推荐阅读:怎样预防孩子上网成瘾 孩子控制上网控制 )
吸引流量、让用户玩得上瘾才能赚钱,所以指望运营商主动设立门槛并不太现实。上个月,《国务院2018年立法工作计划》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已经列入了今年的立法计划。我们期待这一立法过程能快马加鞭,并通过切实有效的执法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干净、安全、防沉溺的网络环境。
TAGS: 戒除网瘾、戒网瘾、网瘾、戒掉网瘾、怎样戒
版权声明:绿色童年网站所刊载本文:"防范孩子网瘾 不仅需要师长之力",除特别声明外,其版权均属于绿色童年所有,任何媒体、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绿色童年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