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10岁女孩子上网依依在QQ上认识了11岁的男孩豆豆,在豆豆一再劝诱下,依依便与对方开始裸聊。二人聊天快结束时,豆豆要求依依为其充100Q币,否则便会将其裸照在网上公开,依依未理会,晚上发现自己的3张裸照在网上。依依母亲事后报警,但豆豆因年龄太小被免于处罚。
面对新闻,我们难免吐槽,11岁时你在做什么,我们的答案是爬树、摸螃蟹,做我们想做的事情,因为我们不曾寂寞。事实上,代际之间的故事不必雷同,然而我们却又真切看到,孩子们正在失去这一切。他们拥有了网络,熟知僭越和破坏规则的艺术。正因如此,孩子上网裸聊和勒索,这些再不仅仅是成人世界的尔虞我诈。
孩童世界的罪恶,并不是一起起孤例。每天,我们都可以看到诸如此类的新闻:比如,19岁少年强迫13岁幼女卖淫;广东某一处长用QQ漂流瓶交友,诱惑性侵数名孩童;青少年上网犯罪率飙升也成为网络关键词。一代人的成长都有一个标识,如果我们的标识是田野和微风,那么他们的标识是网络和资讯,有趣的是,年少时我们都曾有狂野和幻想,而他们却掌握了模仿的力量。
我们很难将问题具体的归咎。正如网络并非一种原罪,而是因用它的人和方式不同;同样的,我们也很难责怪家庭教育缺失,寂寞孤独正是这一代人普遍的特质。如果要追问下去,独生子女的孤僻易怒,城市化与自然的快速隔阂,技术手段阻隔的面对面沟通,都可以成为今天青少年犯罪的土壤。又有谁能断言孩童的敲诈,仅是由于父母看护不力,社会对其的过分浸透呢?
于此而来的问题是,我们对孩子实在缺少关注。然而,又有足够的技术条件指出,在今天,我们可以给孩子买好一切,我们甚至能送他们去各种辅导班,眼看会实现真正的全面发展。可这一切物质满足,也未曾叩问过他们的意愿;究竟他们在想什么,也少有人去真正关注。从出生伊始,商业就是旋律,所有付出都可视为一种投资。
如果孩子们不是在上网,他们应该在做什么。是幻想成为一只翱翔苍穹的巨鹰,还是宁愿拖着鼻涕玩泥巴。这其实并没什么不同,然而今天,我们却习惯用成人的标准去量度这个世界,也不理不问的将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所以,当孩子因网络而犯罪,到底是因网络因父母因社会,还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的内心从来缺少直视?答案不言而喻。(推荐阅读:控制上网时间实现孩子规律上网 )
引导文明上网风是全社会的责任,引导教育未成年人文明上网、远离网吧,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这已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共识。要使青少年善用网络,需要因势利导,激发他们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兴趣。认真倾听孩子这些心声,对如何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有着启示意义。
TAGS: 控制孩子上网的软件 管理孩子上网的软件 孩子上网得不到控制 正确引导孩子上网 孩子上网管理
版权声明:绿色童年网站所刊载本文:"孩子上网,应该用正确方式引导",除特别声明外,其版权均属于绿色童年所有,任何媒体、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绿色童年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下一篇:绿色上网 孩子和家长共同的祈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