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互联网时代,孩子才是“地球原住民”,家长都是“外来移民”。不过,面对纷繁芜杂的网络,“原住民”的孩子上网,同样离不开“移民”父母的保驾护航。抵制不良信息,保护个人隐私,监控网络交友,预防网络犯罪……暑期将至,保障网络安全健康上网的四大方略,爸爸妈妈都准备好了吗?
专家支招
安全方略
1
帮助孩子抵制网上不良信息
[风险]
开放的互联网,信息数量按几何级数不断增长,以最快的速度,向人们提供了最新、最奇、最多的信息,为孩子们洞开了一个全新的宝库,使他们能够在信息的海洋自由翱翔。不过,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其中宣扬色情、暴力的网站更多如牛毛。心理不够成熟、认识水平相对比较低的孩子,自我判断力、控制力和选择力并不足以抵御这些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很容易在孩子上网不知不觉中成为不良信息的“污染”对象。
[应对]
针对网络不良信息,建议父母采取以下两个解决方案:首先,和孩子协商,限时限地上网,将电脑放置在客厅这些家庭公共场所,平时不上网时断开网络,并不让孩子知道上网账号。如果是年龄较小的孩子,上网时家长陪在孩子的身边,引导孩子浏览正规的网站;其次,可通过技术手段帮助孩子过滤网络不良信息。如果是同一台电脑,可以采用双用户设置,再在孩子的用户界面,通过网络安全设置,或者购买专业的网页过滤软件,来限定孩子上网浏览网页的范围,同时阻止不良网站的跳出。
安全方略
2
教育孩子树立网络隐私自我保护意识
[风险]
不少网站的隐私保护设计,完全以“方便”为立足点,漠视用户的“安全风险”。少数网站甚至会利用引诱、误导等方式,鼓励孩子填写Q Q的账号、密码等,或者通过游戏积分奖励、优先享受新功能等方式,鼓励孩子填写自己的真实情况,或者鼓励孩子将网站账户与手机绑定,建立手机信息库,埋下了诸多隐私泄露风险。在游戏、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也很容易泄露自己的真实情况,也可能给网络诈骗带来方便。
[应对]
专家指出,家长必须提醒孩子,在社交网站填写任何个人资料之前,都要了解到其中蕴含的风险。提醒孩子不要把任何隐私资料放上网络,网络黑客会破解账号与密码。切记,放上网络的资料是能公开的。尽量不要在社交网站填写过于详细的个人资料;只要是不会告诉邻居的事,就不要在网络上公开;告诉孩子,不是只有保护自己的隐私就好,也要尊重别人的隐私;急着注册一个音乐分享或社交网站的时候,不要直接下拉到最后直接按「我接受」按钮;不要随意通过陌生人的好友请求,并把自己的网络社交资料设为最高安全等级。
安全方略3
监控孩子网络交友
[风险]
随着网络成为一种新的人际交往和沟通渠道,除了网络交友,还出现了网络情人、网络夫妻,甚至网络一夜情的现象。孩子可能不知道,在网络的虚拟世界,每个人都躲在网人的面具背后,似乎一切都是安全的、有距离的。其实,虚拟网络的背后,同样是活生生的现实社会,也同样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不同的人,会被虚拟世界所迷惑的孩子,往往自认为自己是安全的,不知不觉,就会将自己暴露在危险的境地中。
[应对]
家长应该叮咛孩子,网友对象必须是现实的同学或朋友,千万不要与陌生人“网”来;可以通过与孩子网络互加好友的方式,来尽可能多地了解孩子的网络交友情况,留意孩子微信或者微博写什么。监控孩子的观看浏览记录。不过,张海波坦言,国外的亲子专家对此有所保留,认为除非你担心孩子涉及到凌虐关系、自残行为、毒品或者色情等,谈话沟通已无效时,才要介入孩子的房间、书包、手机记录和个人网页。
安全方略4
关注孩子的电子足迹预防孩子网络犯罪
[风险]
孩子在网络上的存在都是虚拟的、数字化的、以符号形式出现的,上网的人因为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人欲望,人性中恶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宣泄,而道德感的弱化可能会增加网络犯罪的风险。比如说“公然侮辱”和“诽谤”,从网上下载未经授权的音乐、摄影作品或著作,盗取线上游戏和天币或宝物,侵害他人隐私,散播色情图片或讯息等。
[应对]
告诉孩子,线上游戏币、装备或宝物属于个体的私人财产,不能偷取。提醒孩子主要网络上关于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不要下载非法软件、音乐或电影,更不可以贩卖牟利。提醒孩子在网络上要注意礼仪,不要误以为用匿名就可逃避追查。家中若有网络天才儿童,父母也要提醒不要被犯罪集团利用。许多犯罪集团会吸收网络黑客入侵网站偷取个人资料。
观点聚焦
孩子上网 疏而不堵
每逢暑假,不少学生就会与网络为伍,家长的心也随之提到了嗓子眼:孩子迷恋上网,这该如何是好?
“上网本身并不全是坏事,打游戏锻炼孩子的思维;聊天既使孩子心灵得以倾诉;看电影、听音乐可以陶冶情操;浏览书报又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身为一个十三岁孩子的妈妈,家住凤凰城的李小姐则认为父母不必因噎废食。
“孩子上网,家长不可严堵,也不可放任。”在专家看来,在孩子上网这件事上大可不必谈“网”色变,禁止孩子上网可能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强堵只能堵出更强烈的上网欲望甚至会将孩子逼向网吧。与此同时,如果孩子在离开父母前,没有养成合理利用网络的习惯,那么一旦脱离父母的控制,很容易沉迷网络。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对于学生网络安全的关注度不够,因此孩子上网潜在的风险也不少,父母也不能对孩子上网这件事一味放任。因此,比较可取的做法是协商解决上网的频次和时间,注重培养孩子的网络自我保护意识,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保障孩子的网络安全。
特别贴士
良好的亲子关系 是保障网络安全的基础
专家特别提醒,保障孩子的网络安全,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关键。唯有这样,孩子在网络上遇到问题后才会立即和家长商谈,家长才有机会帮孩子作出正确判断。否则,孩子会自我封闭,面对网络世界自作主张,面对网络陷阱,父母往往也爱莫能助。(推荐阅读:限制上网时间软件,有你就心安 )
网络使用规则 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制定
在专家看来,最好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制定上网规则,具体内容可随孩子的成长而变化。如不遵守,可有一定的惩罚办法,如扣孩子的零花钱等。规则可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如:计算机放在客厅里,上网时谁都可以看到;每天上网不得超过2小时;发电子邮件和网上发表评论不撒谎、不骂人;不上色情网站和交友网站;不得消除上网和发邮件记录;不要轻易打开陌生人发来的邮件,以及不要轻易点击网站链接与轻信里面的内容等等。
TAGS: 孩子上网怎么办 管理孩子上网 怎样控制孩子上网 怎样限制孩子上网 怎上网么控制孩子上网
版权声明:绿色童年网站所刊载本文:"暑假将至为孩子的网络安全你该怎么做?",除特别声明外,其版权均属于绿色童年所有,任何媒体、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绿色童年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上一篇:学生是最大的上网群体
下一篇:反黄软件帮你构建和谐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