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指出,截至2009年底,中国3.84亿网民中,未成年人约占1/3,未成年人已成为中国网民的最大群体。与此同时,互联网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越来越大。暑假到了——
暑假到了,不少家长忧心忡忡,担心孩子深陷网吧、沉迷于电子游戏而不能自拔。
“其实孩子上网成瘾与家庭内部状况密切相关。”这个结论是北京大学博士赵春梅以 “青少年电子游戏成瘾的家庭因素研究”为题,在北京市的中学中展开问卷调查,通过553份有效问卷和对15个家庭的深度访谈得出的。她将研究5年的结果写入《窗边的孩子》一书,试图让家长们思考,“孩子对网络如此投入,也许恰恰是因为他在家庭中缺失了什么。”
赵春梅博士认为,大部分孩子在成为“网瘾少年”之前,就存在一定的焦虑和痛苦,或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倘若家庭氛围、亲子关系不好,很容易导致孩子迷恋网络,寻求某种解脱。
网络不一定是“网瘾”的罪魁
在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参与调查的近200名家长中,超过80%的家长不支持孩子上网。近半数家长认为,网络就是造成孩子“网瘾”的原因。一些家长情急之下,甚至用拔网线、砸电脑等方式阻止孩子与网络接触。
赵春梅博士专门考察家庭因素与孩子玩游戏的暴力程度的关系数据显示,父母冲突、亲子关系和父母教养方式等对孩子玩游戏的影响非常明显。父母冲突性质越严重,孩子的情绪安全越差,不仅容易游戏成瘾,所玩游戏的暴力程度也越高。同时,孩子感知到的亲子关系越差,也越容易游戏成瘾。而且,家长惩罚得越严厉,孩子所玩游戏的暴力程度也越高。
赵春梅博士接触过一个家庭经常发生冲突的女孩,女孩虽未上网成瘾,但她孤独、自闭,一有钱就去买各种各样的笔——其实已经形成一种强迫症。
专门从事 “网瘾”治疗的心理专家认为有心理障碍的孩子,更容易产生上网成瘾倾向。接触、治疗的孩子,几乎全部是先存在心理问题,然后才沉迷于网络的。
赵春梅博士说:“以前说看电视害孩子,后来说是录像厅害孩子,再后来说游戏机室害孩子……其实每个阶段,孩子内心隐藏的问题,都由一个‘替罪羊’表现。现在网络成为最新的平台,问题的根源还在家庭上。”
在她看来,多数家长察觉不到家庭关系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发现孩子学习成绩下滑,或不愿上学时,才意识到情况不对。
家庭困扰容易使孩子染上“网瘾”
赵春梅博士把孩子们从玩电子游戏中得到的满足感大致概括为五种:电子玩伴、放松或逃避学习压力(逃避)、获得控制感和成就感(补偿)、获得攻击满足(攻击)和社会交往。而孩子的这些心理需求与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包括家庭结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关系和父母教养方式。
很多人以为,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的孩子更易出现心理问题。赵春梅博士经过研究发现,家庭功能被损害,比如发生经济困难、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少、父母的监管力度不足或父母的教养方式冲突时,无论家庭结构是否完整,都会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单亲家庭中,孩子缺少父爱或母爱,或存在一定的经济压力,加之自卑感强,自我价值感低,进取心弱于正常家庭的孩子,更缺乏安全的情感依恋。
有的家庭形式上是双亲,但频发的、高强度的、未得到妥善解决的家庭冲突,对孩子的情绪安全有显著影响,更有可能迫使孩子选择玩电子游戏来逃避烦恼。家庭冲突性质越严重,孩子感受到的对自身的威胁越大,自己的应对能力越差,自责程度也越高,特别是父母发生冲突的内容与孩子有关时,孩子一定会自责、痛苦,感到夹在父母之间左右为难。这时,孩子一旦喜欢上电子游戏,很容易将其作为轻松地逃避现实生活中各种烦恼的方式。
赵春梅博士提醒家长注意,父亲角色尤为重要。比如父亲经常不在孩子身边,或者虽在身边,却溺爱、忽视或者暴力相向,孩子得不到来自父亲的温暖理解或行为方面的规范,很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上的偏差。她的定量数据表明,在很多方面,父亲比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显著性更高,这一现象可能与我国父亲是家庭生活中的重要角色有关。
另外,学习成绩对于中国青少年的影响要重要得多。这是由中国人注重学业的传统和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现实共同决定的。学习差意味着在老师、同学和家长心目中的地位低,失败感强,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一旦接触到电子游戏并从中获得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的成就感,就很容易沉迷其中。加之网络游戏具有隐匿性,如果玩得好还随时会得到网友的鼓励和称许,容易让游戏者忘记现实中的烦恼。
赵春梅博士在对成瘾倾向组的孩子和父母进行访谈时,感受最强烈的就是家庭关系中的冷漠。有时一个家庭尽管没有爆发冲突,但带有紧张性质的冷漠,也会给孩子造成困扰。一个“网瘾”孩子的母亲告诉赵春梅博士,这个孩子上学坐公共汽车非得有单独的座位才肯上车,否则宁肯迟到也不肯站着或者挨着别人坐。因此,他最喜欢的游戏是《仙境传奇》,因为在那个游戏里“得体现关爱,然后升级,然后聊天……可以自由,感到温暖”。
家庭关系好可能克服“网瘾”
在赵春梅博士看来,这种推导“网瘾”与家庭因素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并非强调有困扰的家庭,孩子必定有“网瘾”。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对于个体来说,这个研究未必适用,但对于研究一个群体来说,应该有其独特的价值。
在家庭访谈中,赵春梅博士直观地发现,父母关系和亲子关系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家庭的整体气氛,很难将二者截然分开。她明显地感觉到成瘾组和成瘾倾向组孩子的家庭关系时而是冷冰冰的,时而又有着浓浓的火药味,这些孩子的人际关系方面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正常使用组孩子的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都比较和谐。
2009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了全国大规模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深入27家“网瘾”矫治机构,对“网瘾”青少年及其父母、矫治工作人员等进行访谈,涉及近千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表示,得出的结论是 “缺乏支持性的人际关系是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沉迷网络的未成年人的人际关系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不良的现象都较多,较非“网瘾”者更孤独,与人初次交谈更困难,尤其是与父亲关系不良的问题更突出,父母与这些孩子的交流、共同活动相对较少。
孙云晓说:“显然,这些发现与赵春梅博士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
赵春梅博士认为,“网瘾”现象泛滥,很多时候和独生子女政策以及教育现状相关。中国父母习惯于将孩子看作自己的一部分,将所有的爱和关注集中在孩子身上,加之将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的单一评价体系,很容易让孩子紧张、焦虑,寻求逃避。(推荐阅读:控制上网时间,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上网 )
帮助孩子避免或克服“网瘾”是家长必须担负起的责任,暑假正是孩子们容易上网成瘾的时机,更需要正视家庭环境对孩子沉迷网络的影响,从而及时作出调整,让孩子们与网络建立起健康的关系。
TAGS: 怎样戒网瘾、戒掉网瘾、网瘾戒除、戒除网瘾 孩子网瘾怎么办
版权声明:绿色童年网站所刊载本文:"网络不一定是“网瘾”的罪魁",除特别声明外,其版权均属于绿色童年所有,任何媒体、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绿色童年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上一篇:暑假帮助你的孩子戒除网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