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10-09 10:23:26 来源:大洋网 作者: 打印 点击:
陆士桢也透露自己最新的研究发现,他从2011年6月起开始进行的“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状况调查研究”已进行三年,在全国范围内根据不同地区、职业、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确定3000个样本,对强国论坛、凤凰论坛、天涯社区和凯迪社区等7个网站进行了3000个小时的观测。
调查发现,“浏览新闻”在青年网络行为中排名第一,超过七成,其次是“消遣娱乐”和“搜索工作、学习资料”,也都超过了一半。网络话题参与中,77.1%的 青年选择与自身相关的民生问题,76.2%的青年选择国家主权利益,还有近六成的青年选择了执政行为和政府行为、国际局势和国际关系。这四项成为超过一半 以上的青年最关心的内容。
其中,针对民生问题的具体方面青年的关心程度,调查也作了排名。陆士桢发现:“中国有十大民生问题,第一是教育、第二是就业,但青年关注的,第一关心物价、第二关心住房,第三才是教育,第四是就业,第五是医疗,第六是安全。”
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教授黄葳威:
少上网对亲子关系更好
黄葳威说,在台湾来讲,家中有18岁以下的青少年一出生就有所谓的网络,并不稀奇。互联网对于家长是一个工具,但对于孩子来讲,不见得会把这个工具仅仅当成工具,他会觉得这些是他成长的一部分。
“我 们做了一个交叉分析,发现比较少参加网络社群的孩子,在时间管理和亲子关系上比较好,因为他可能会觉得,爸爸妈妈说的话很有道理,另外我们也发现,在家比较少用平板电脑的孩子对于网络上的陌生网友的身份分辨能力是比较强的。现在你想买一部手机,不要有照相功能,不要有联网功能,现在买到这样的手机很难,在家能够少用手机的孩子,网瘾的可能性比较低。”黄葳威说。(推荐阅读:管理学生上网,让我有了新方法)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晋升:
既然依赖游戏就因势利导
张 晋升表示,现在小孩子每天和父母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时间都给了互联网,在一起的时间太少没什么共同语言.互联网成为了青少年虚拟而真实的成长环境。对于网络时代的年轻人,不要老盯着他们的这种毛病不放,比如上网、打游戏,学生上网打游戏总有其原因,或者里面还是有一些有用的东西。他觉得,既然青少年这么依赖游戏,能否利用游戏这种方式来把思想工作植入进去,要利用游戏,而不是阻止它。
TAGS: 学生上网 控制学生上网 学生上网管理 怎样对待学生上网 学生上网问题 管理学生上网
版权声明:绿色童年网站所刊载本文:"广州八成“95后”从小接触网游(3)",除特别声明外,其版权均属于绿色童年所有,任何媒体、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绿色童年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下一篇:近三成小学生每天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