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联合发布《2017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
报告以22个省市自治区、7044名青少年为样本
北师大教育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课题组认为,12-18岁的青少年是“数字原住民”,网络已渗透到青少年一代的娱乐、教育、生活、自我表达、社交等方方面面。提高青少年网络素养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构建未来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态具有重大意义。
在此背景下,该课题组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方式,以22个省市自治区、34个城市、57所中学的7044位青少年为样本,基于认知行为理论,结合青少年媒介素养和网络素养的相关研究,把青少年网络素养分为五个维度:“上网注意力管理”、“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网络信息分析与评价”、“网络印象管理”、“自我信息控制”,14个指标,采用62个操作化定义进行测量,报告分析总结了当前青少年网络素养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青少年网络素养总体得分不高
调查显示,青少年网络素养平均得分为3.55分(满分5分),总体得分不高,未成年人上网网络素养水平总体上处于及格线上,有待进一步提升。其中,自我信息控制的平均得分最高(3.64),网络印象管理的平均得分最低(3.31)。
东部地区青少年网络素养水平显著高于非东部地区
在个人属性中,学习成绩、城市户口、东部地区、一二线城市正向影响青少年网络素养,年级对网络素养的影响为负向。数据显示,初中生的网络素养水平高于高中生。随着青少年学习成绩的提高,网络素养也显著提高。而东部地区青少年网络素养水平显著高于非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的青少年网络素养出现“凹陷”的情况。以城市来看,一线城市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水平最高。
良好的亲子关系有益提高青少年网络素养
报告指出,在家庭属性中,上网设备数量、与父母亲密程度、与父母讨论频率对青少年网络素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双亲居住,对青少年上网注意力管理和自我信息控制能力的提高有显著影响。上网设备种类越多,青少年在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网络信息分析和评价、网络印象管理方面的能力越好。随着家长对青少年上网行为干预频率的提高,青少年上网注意力管理能力显著下降。与父母讨论的频率越高,青少年在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信息分析与评价、网络印象管理方面的能力越高。(推荐阅读:控制上网软件让孩子自由上网 )
开设相关课程、教师多使用多媒体有益提高青少年网络素养
报告认为,在学校因素中,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教师使用多媒体的频率与青少年网络素养呈正相关。数据显示,学校开设有关网络(信息)素养课程对青少年的上网注意力管理、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以及自我信息控制有显著的正影响;教师使用多媒体的频率越高,青少年网络素养越高。
TAGS: 青少年网瘾怎么办 青少年如何健康上网 青少年网络安全 青少年绿色上网软件 青少年上网控制软件 青少年如何正确上网
版权声明:绿色童年网站所刊载本文:"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总体不高 存在地区差异(一)",除特别声明外,其版权均属于绿色童年所有,任何媒体、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绿色童年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