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由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和共青团中央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座谈会盛大召开。来自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有关部门,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部分媒体和社会各界代表参加了本次座谈。与会者围绕“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与社会管理创新”,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和工作实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重点青少年群体的犯罪预防管理和服务”、“网络与预防青少年犯罪”和“中国特色少年司法制度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交流。
根据主办单位和与会专家的实证调研,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占整个刑事犯罪的比重呈下降态势,未成年犯罪的数量增长势头初步得到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类型相对集中,侵财犯罪、共同犯罪、激情犯罪现象突出。网络沉迷、家庭残缺、以及不良交往等因素相互叠加,是当前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学者呼吁,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高危人群的早期预防,防微杜渐。同时,呼吁健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组织框架和制度体系,加大对此项事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组织理论工作者和实务部门大力开展未成年人犯罪实证研究,努力提高决策和预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与会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有4.7亿网民、8.59亿手机用户,博客用户超过2.94亿。截止2009年底,我国10-19岁网民占总网民人数的31.8%,互联网络对未成年人负面影响日益突出。专家建议,要加强对网站内容建设的正面引导,加强对青少年健康上网的引导,加强违法、不良及垃圾信息的监督举报,利用网络技术,从计算机客户端对青少年犯罪加以防范。同时,要借鉴域外经验,规范监管网络游戏软件的开发,培育健康的网络游戏产业,积极推进我国行政、刑事法律关于网络游戏制度的完善。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从客户端控制青少年上网的上网控制软件日渐成熟。目前上网控制软件的功能已经相当完善,包括限制上网时间、过滤网络不良信息、控制游戏时间和种类、保护视力、监控记录甚至还包括家长远程控制功能。这些的功能能全方位的保护和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防止网瘾和不良信息侵害青少年,从而减少青少年犯罪。
专家学者认为,我国目前关于未成年犯罪人保护的立法模式属附属立法模式,与当前的司法实践需求已经不相适应,应当在刑事诉讼法中设未成年人刑事诉讼专章。更有学者指出,当前迫切需要以儿童福利理念、机制与政策全面贯彻少年司法始终,建立少年司法与刑事司法并行制度。实践部门在发言中介绍了在未成年犯监管改造和社区矫正领域取得的经验和成果,未成年犯的监管改造、教育培训、心理矫治、社会帮教已全面提升。社区矫正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举措,已在全国逐步展开,并取得良好成绩。
TAGS:
版权声明:绿色童年网站所刊载本文:"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预防违法犯罪",除特别声明外,其版权均属于绿色童年所有,任何媒体、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绿色童年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上一篇:小孩常熬夜上网,小心长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