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7-01 10:01:38 来源:三秦都市报 作者: 打印 点击:
近日,一则“网瘾精神病获确定,中国9大定义成世界标准”的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一些网瘾青少年和家长担心,网瘾孩子被纳入精神病会不会对孩子名誉以及孩子今后升学、就业产生影响?不少网友反问,网瘾是精神病,吸烟成瘾、赌博成瘾、当官成瘾是不是也都是精神病?(6月23日《北京青年报》)一个精神病结论,几多公众纠结情绪。网瘾成了精神病医学范畴,公众在情感上确实很难接受。一则,“成瘾性病症”并非网络独有,吸烟、购物、赌博同样会有严重依赖,并产生巨大负面后果;二则,网瘾主要群体是青少年,一旦被贴上精神病标签,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形成伤害,并对司法后果判定带来影响;三是网瘾所涉人数众多,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果纳入精神病范畴,也对“法不责众”的认知是一种颠覆。
早在2010年,广州白云心理研究所青少年心灵成长中心主任沈家宏介绍说,目前业界准备不再使用“网络成瘾”这种说法了,改称为“病理性上网”。“病理性上网”一提出便遭到外界质疑。但事实上,公众认可也好,反对也罢,将“网络成瘾”改名为“病理性上网”,甚至直接定性为“精神病”,这本身是对事实的尊重,也表明对这一现象的高度重视。
争议归争议,学界从专业角度,将网络依赖纳入精神病范畴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早在2008年11月8日,我国首部《网络成瘾诊断标准》通过专家论证,将玩游戏成瘾正式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意味着国内在标准上已先行一步;而《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能够纳入美国精神病协会的精神病诊断手册,也标志着中国定义成了世界标准。
这意味着,网瘾作为精神病的一种,已经成为国际公认,对于“不应纳入的质疑”也是更有效的回应。时下公众的不解,其实还是常识性误解所致。一方面对于精神病本身具有某种歧视因素,从而才对网络依赖成精神病心生反感;另一方面,网络依赖所涉群体过大,与每一个人都可能有着某种关联,利益权衡之下也会产生抵触;更重要的是,还在于对精神病本身理解有误,不清楚精神病轻重分类,以及与其他相似症状的相同与不同,以个人经验去代替科学标准,并为反对而反对。
“网瘾”是一个国际性问题,美国、新加坡、德国等发达国家无一幸免。在预防和治疗上,国外也有许多成熟办法,韩国政府在全国开办140多个心理咨询中心,并培训超过1000名网瘾咨询师,他们被派往各地学校帮助青少年;新加坡的行为健康服务中心已开始向中小学定期派遣心理学家,教育学生和家长如何预防和应对网络成瘾;美国充分利用心理咨询业进行疏导。相比而言,我们在预防上还存在空白和薄弱环节,在治疗上还很不科学规范。(推荐阅读:戒网瘾,我的好方法)
“网络成瘾”的医学属性如何,不仅是一个专业性问题,其实也是一个社会性命题。将网瘾纳入精神疾病有利于防治,从普通的“成瘾性病症”上升到“精神病”层面,在防治措施上也会完全不一样,国家责任的体现和落实,也将呈现出一个新的高度。故而,网瘾列为精神病应避免常识性误解,形成共识才能为科学预防创造条件。
TAGS:
版权声明:绿色童年网站所刊载本文:"网瘾列为精神病应避免误解性反对",除特别声明外,其版权均属于绿色童年所有,任何媒体、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绿色童年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下一篇:孩子网瘾大,责任家长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