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充分认识预防中小学生上网沉迷网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开展全面排查,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整治。这也充分说明了中小学生的网络生活现状面临严重危机。考察中小学生网络生活现状,揭秘中小学生上网沉迷行为背后的原因,并提供针对性的发展对策与建议,成为当前迫切研究的课题。
中小学生网络生活现状面面观
当今的中小学生是伴随网络成长的一代,是“网络世代”( The Internet Generation)。笔者对全国10—18岁的10568名中小学生的网络生活现状进行了调查及实际考察,调查发现:
中小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娱乐行为”占主导。笔者通过“你认为用网络可以做什么”“如果你现在有1—2个小时的空闲时间可用于上网,你会做什么”等问题,由知到行考察中小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以及网络行为表现。调查发现,中小学生在网络空间的“娱乐行为”占主导,网络行为活动的主要内容为:游戏、娱乐、聊天等。网络的娱乐功能在中小学生网络使用中过度发展,弱化了学习等其他功能,限制了学生使用网络的范围与深度,影响了网络促进学生发展的机会。
中小学生获得的网络情感体验“喜忧参半”。在被调查的中小学生中,有56%的中小学生认为获得的是正面的、良好的网络体验,有27%的中小学生认为获得的是负面的、不好的网络体验,有17%的中小学生选择的是中性的网络体验。与朋友交流、玩游戏、做与作业或研究相关的事情,以及查找信息等获得的体验大都是正面积极的;垃圾、病毒、无益的弹出窗口迫使进入攻击性网站是获得不好体验的主要内容,负面体验主要为遭遇网络欺凌、查看了不适合的内容、孩子上网花费了很多时间却没有任何收获等。
意义感缺失,对破坏性事件持“无所谓”的态度。为了解中小学生在网络空间对关键事件以及对网络实践活动意义建构的态度,笔者分别从中小学生对网络实践活动意义的理解、对破坏性事件的态度两个方面展开调查。结果显示:45.85%的中小学生经常在网上闲逛,中小学生上网因没有明确的目的与任务,常处于无目的、无任务、无问题导向的失控状态。有43.02%的中小学生对网上破坏性事件,如盗号、木马以及网上聊天中的相互欺骗、辱骂等持无所谓的态度。中小学生网络实践活动的无目的性,意义感缺失,是非价值观念模糊,限制了中小学生使用网络的范围与深度,影响了网络促进中小学生发展的机会。
主体责任感弱化与交往伦理的淡化。主体责任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自我负责;二是对他人负责。在调查中,对于“你在网上说的话都是实话吗”这一问题,47.01%的中小学生认为网络世界是虚拟世界,可以在网上说谎。只有16%的中小学生承认自己在网上说的都是实话,42%的中小学生承认自己在网上说的多数是实话,18%的中小学生在网上说的实话不多,10%的中小学生承认自己在网上说的没有实话。从中小学生网络交流的语言看,“随意”“片段化”,从交流的内容看,“发泄心情”“打趣调侃”“半真半假”“虚实结合”,成为网络交往的主要特征。(推荐阅读:让我们拥有这款戒网瘾软件 )
主体价值弱化,“虚拟自我”与“真实自我”之间显现双重人格,与他人交往缺乏信任感。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在匿名空间与实名空间有不同的表现,虚拟自我与真实自我之间显现双重人格。48.81%的中小学生认为“在网络上我可以扮演成其他人,网上自我是虚拟自我,与真实自我没有关系”,36.21%的中小学生在网络匿名空间愿意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在网络空间,中小学生的自我身份呈现是“发散的”“多元化的”,对他人的身份认同也是“离散的”“碎片化的”。网络的匿名化使中小学生造成自我现实感的过度缺失而导致“网络沉溺”。
TAGS: 学生上网管理 学生上网控制 怎样对待学生上网 学生上网问题 中学生上网
版权声明:绿色童年网站所刊载本文:"走出沉迷:提升“网络世代”关键能力(一)",除特别声明外,其版权均属于绿色童年所有,任何媒体、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绿色童年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