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8-23 08:41:57 来源:天天新报 作者: 打印 点击:
随着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愈发便捷。然而,社交网络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可能使人过度沉迷其中,从而使其身心健康受到不良影响。近日一项研究显示,使用社交网站的时间越长,人的心情会越差。专家提醒,社交网络为社会活动提供了新的途径,但应当适度,不能长期沉溺网瘾,否则会给身体和心理带来问题。
社交网站使用越多
幸福感越低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上班进入公司,一定要用手机刷一下微博和微信才能定心工作?每天一打开电脑,第一时间就登录人人、微博,看看自己不注意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新鲜事?排队、等人、开会的时候无意识地拿出手机,浏览微博、微信动态?遇到网络连接出现问题,上不了这些网站的时候,就立刻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使用社交网站真的让我们的生活更好?一项新的调查指出,使用社交网站或许会让人们觉得自己有很多社交联系,但其实使用社交网站越多的人幸福感越低,心情越糟糕。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对82名有触屏智能手机和个人主页的年轻人做了一项关于使用社交网络的跟踪调查:在两周的时间里,从早上10点到午夜12点之间,在不固定时间每天发五次短信询问他们使用个人主页之后的感觉。
结果显示,两周后,人们使用个人主页越频繁,心情越糟糕。这与人们的社交网络有多大没关系,甚至与朋友们是否支持或喜爱无关,也和出于什么目的上个人主页没有联系。
领导这项研究的密歇根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伊桑·克洛斯说:“表面上社交网站提供平台,满足人类基本的社交需求,但是我们发现,其效果与提高生活质量相反;其实它降低人们的幸福感。”
“我们有数据资料显示人们使用个人主页之后每天不同时刻的情绪波动。”克洛斯教授说,“你使用个人主页越多,你的心情就越差。”他补充说,与之相反,与人们亲身接触会使情况慢慢好转。
社交网站
或使人降低自我满意度
调查还根据人们的身体行为研究了社交网站对幸福感的影响。结果显示,浏览自己的页面会产生自我审视效应。
与此同时,另一项相关调查也指出,个人主页会造成羡慕心理,减低人们对自己的满意度。
研究指出,“低自尊”的人不会从摆弄自己的网络形象中得到任何好的回馈。
由英国伯明翰大学的戴维·霍顿领导撰写的论文说,在个人主页上发布的照片,特别是自拍照,会让一些不熟悉的人感到反感。
霍顿说:“除了少数非常亲密的朋友和家人之外,其他人和那些持续在主页上发自拍照的人并不能建立密切的联系。”
调查员强调:“值得我们警惕的是,那些我们与‘朋友’分享的、发布在社交网站上的信息,其实被很多类人浏览:伙伴、朋友、家人、同事、熟人等;每一类人都对你所发布的信息有不一样的解读。”
各国研究人员先前针对社交网站做过不少有趣研究。有研究说,经常在社交网站发布照片会令朋友疏远;如果有一个人对某篇文章点“赞”,那么就会有更多朋友如此做。
今年四月,英国牛津大学一项研究显示,使用个人主页交流的夫妻相处时更容易出问题,另外,利用社交网站保持联络的夫妻对婚姻的不满程度更高。
牛津大学国际互联网研究所博士伯尼·霍根说,人们使用社交网站时,往往会同时和多人交流,有时会“顾此失彼”,不经意间冷落某些人。这或许是造成这些夫妇婚姻不和谐的原因之一。
带孩子出门最好别发短信应该多交流
除了亲友间的交流,在照顾孩子方面,人们过于专注社交网站产生的影响同样颇多。过去,大人们推着婴儿车走,一路给他们讲沿途的事情。但时至今日,大多数推车的大人要么在讲电话,要么一声不吭地发短信。
早前发表于《小儿科》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用记录器捕捉到了孩子听到和说出的语言,并全方面分析他们从最早的语前行为到初期音韵与语法技巧,再到早期识字与整合复杂语言内容的能力。
研究结果表明,与大人进行更多交谈的孩子在所有语言水平层次上得分更高。实际上,与大人进行交谈的孩子比让他们仅仅待在语言环境下或是仅让大人单方面与他们谈话这两种情况,语言进步都要大。很早以前我们就知道,孩子的语言能力及最后取得的学术成就,与他们小时候接触到的单词数量有关。现在新的证据表明,不仅仅是单词数,接触语言的方式也很重要。
国外一研究机构考察了亲子关系对语言表达与理解的每一阶段的影响。研究人员记录了母亲陪婴儿在地板上玩耍的场景,其中一组母亲被告知,婴儿发出声音时回之以微笑和抚摸。另一组母亲则不做类似回应。研究发现,实验后不久,亲子互动组的婴儿比另一组婴儿发出更多、更复杂的声音,意思表达也更清晰。(推荐阅读:戒网瘾,绿色上网软件在行动)
这些研究意味着,社会关系在婴儿的早期语言学习中很重要。在这个家长们想尽办法、不惜花重金培养孩子的时代,与孩子谈话这样简单的事情竟被忽视,确实很不应该。
TAGS:
版权声明:绿色童年网站所刊载本文:"适度上网,摆脱“社交网瘾”",除特别声明外,其版权均属于绿色童年所有,任何媒体、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绿色童年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上一篇:文明小博客引导孩子健康上网
下一篇:痛心的妈妈与网瘾争夺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