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99%的孩子每天玩网络游戏、57.5%的受访儿童有网友、五成以上的孩子有微博微信……这组来自广州市少工委的关于“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最新调查数据,再次佐证了网络已经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甚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近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做客本报“现代教育大讲堂”,与家长[微博]共同探讨了“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这一话题。孙宏艳坦言,“现在很多家长谈网色变,总是担心孩子网络成瘾。但是网络时代里孩子接触网络是不可避免的,家长不应该简单地以为拔掉网线、藏起电脑就可以万事大吉了,而应该去思考为什么有的孩子上网成瘾,有的孩子却没有,并在此基础上对孩子进行合理的引导。”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在全国10个省份做了一项关于中小学生网瘾的调查,共计发放了一万余份调查问卷。根据问卷数据和个案样本的分析,该项调查总结得出了网瘾学生的11个特点。孙宏艳表示:“这一调查结果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可以根据这样的结果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根据调查分析得出的11项网瘾学生的特点,调研组将容易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类是缺乏温情教育方式的孩子。“这类家庭教育通常简单粗暴,让孩子感觉不到家的温暖。”在孙宏艳的调研过程中,接触到一例网瘾少年的个案,这个孩子在访谈中就表示:“我是父母离婚了被判给了父亲,父亲的教育方式非常粗暴,动不动打我,到后来我也被打皮了,根本就不听了,每天都跑到网吧里上网,网吧会让我感觉很安全也很舒服。”孙宏艳提示广大家长,“无论任何时候,无论孩子多么让人不满,家都是孩子一个温暖的港湾,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的话,孩子就不容易沉迷网络”。
第二类是面对压力缺乏应对能力的孩子。孙宏艳曾带领自己的调研团队走进少年管教所。其中少管所里一位只有15岁的少年在接受访谈时提到:“我不想在家呆着,因为父母总是打架,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甚至觉得在家里实在呆不下去了。于是,我就跑到网吧去上网,十块钱一晚上,有吃有玩的,也不用管那么多的烦心事。”和这位少年一样,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研者们发现,很多网瘾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压力,包括学习、交友、家庭关系等各方面的压力。专家提示,家长要关心重视孩子的心理,及时沟通并排解他们的压力。
第三类是缺乏社交能力的孩子。调研发现,大部分的网瘾青少年通常在与人交往方面存在缺陷,他们不知道该怎样与人打交道。孙宏艳举了一个她接触到的案例,“这是一个山东的孩子,他从农村来,后来随打工的父母转到城市里去上学。因为说话有口音,同学都笑话他土,没人愿意跟他一组,没人喜欢他。后来他就不上学了,跑到网吧去上网,问他为什么,他只简单地说了一句‘网上有人跟我说话,有人愿意跟我做朋友’。”从这个案例中不难看出,因为需要倾诉、需要有人倾听,所以不少在现实生活中有交流障碍的青少年会选择到网络上聊天,网络成了满足他们宣泄的渠道。而且,因为网上大多是陌生人,可以毫无顾虑和压力,想说什么说什么,这更让这些孩子找到了满足感,他们也因此越陷越深。(推荐阅读:健康上网软件 让学生上网的环境更绿色)
第四类是自我认同度比较低的孩子。孙宏艳分析说:“所谓的自我认同度,就是自己认可自己,即对自己的现状接受接纳并满意,心理学上叫悦纳自己。”调研发现,能够悦纳自己的孩子通常不容易有网瘾,相反,在现实生活中对自己有这样或那样不满意的人容易沉迷于网络,从而在虚拟的世界中去虚构一个完美的自己,以此寻求满足感。调研组在与法院法官的访谈中发现了这样一个案例:生活中的小A是一个胖胖的女孩,周围总有人笑话她丑,这让小A感到极度自卑。她慢慢变得不愿意与周围的人交流,她躲进了网络的世界里。在网络上,她把自己包装成一个身材特别好、会跳舞的漂亮女孩,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包装,小A在网上非常受欢迎,拥有了200多名网友,其中不乏对她的爱慕者。后来,因为感情纠葛,这个女孩撺掇网上网友为她打架,她也因此被送上了法庭。
TAGS: 戒掉网瘾的方法 孩子网瘾怎么办 戒除网瘾软件 戒掉网瘾 孩子网瘾
版权声明:绿色童年网站所刊载本文:"调查显示:四类孩子更容易网络成瘾",除特别声明外,其版权均属于绿色童年所有,任何媒体、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绿色童年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下一篇:儿童上网要从限制上网时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