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8-05 19:51:30 来源: 作者: 打印 点击:
广州14岁的少年小俊被父亲送到医院戒除网瘾,谁知入院不到4个小时,左臂竟然骨折。
这不是网瘾治疗中的第一起悲剧,相信也不是最后一起,在爱的名义之下,裹挟了太多不为人知的私利,孩子的无辜牺牲被换成了沙沙作响的钞票。可以说,有些网瘾治疗机构的行为,不仅严重违反道德准则,更有可能践踏到法律底线。
电击、捆绑、关黑屋、体罚、认定为精神病……这样的报道时不时见诸报端,就像一篇评论所质疑的那样,这样的网瘾治疗行为,到底是拯救还是摧残?孩子在虚拟世界中迷失,这本来就已是家庭无以言说的悲剧,不良机构以暴制瘾,用外力强制摧毁孩子心理防线的作法,只会酿成更大的悲剧。经常就网瘾戒除问题发表公开意见的陶宏开教授一语道破了天机:中国99%的网瘾治疗机构都是骗人的。
在笔者看来,治网瘾有如用药,猛药可能能让某种病的病情能得到及时的改善,但同时,如果不做好充分的准备,则会带来其它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由此危及到生命安全。对某个东西上瘾,相信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这样的经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人最终都能平衡自己的状态。在畸形的治疗手段下,就怕网瘾没了,孩子却产生了对抗社会等其它更为严重的心理疾病。况且,很多机构根本就没有相应的资质,除了会收钱、惩罚孩子,对网瘾治疗怕是不懂装懂。
网瘾治疗方式,治疗机构的混乱,其实是“利”在作怪。有的父母在“急功近利”,寄希望毕其功于一役;而一些网瘾治疗机构是“见利忘义”,以天价诱哄父母入局。抽烟的人知道,吸烟危害健康,而戒除烟瘾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但如果以治烟瘾为由,将烟民捆绑、电击,逼近其改变,这人道吗?可行吗?戒烟要慢慢来,戒网瘾同样如此。一个成年人不能承受的,一个未成年能担当得吗?“利”字打头,往往是悲剧出现的肇始。
对一个中国家庭而言,孩子喜,则大家喜,孩子悲,则大家悲。孩子有网瘾,对家人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对成熟的成年人来说,所定目标应该是要通过细致入微、耐心的行动来改变孩子的习惯,是责骂?是说服?还是为甩掉麻烦,借外来暴力生硬压制,选择存乎一念之间,但结果却能对孩子的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没有不可救药的孩子,只有不可救药的父母。
反观社会管理者的责任,孩子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相关政府部门有必要为此引导建立更为科学的评测、心理干预体系,并规范网瘾治疗机构的行为,还青少年一个更加明媚的成长环境。
TAGS:
版权声明:绿色童年网站所刊载本文:"戒网瘾!戒网瘾!多少悲剧假汝以行",除特别声明外,其版权均属于绿色童年所有,任何媒体、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绿色童年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上一篇:孩子上网成瘾 亲侄子黑手伸向叔叔
下一篇:网恋,就是追求时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