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7-29 08:51:23 来源:荆楚网 作者: 打印 点击:
2岁娃玩iPad眼睛近视400度
今年2岁半的虎子最近看电视总是眯着眼,家长带他到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检查发现,孩子有400度的近视。原来虎子从1岁起就开始接触iPad,只要他一哭闹,爸妈就让他玩iPad,经常一玩就是半天。
无独有偶。上周,4岁的晶晶被父母带到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检查视力,发现有300度的近视。“幼儿园老师说晶晶上课总看不清黑板,让我们带她来检查一下。”晶晶妈妈杨女士说,她和丈夫平时工作比较忙,有时下班回家也要在电脑上工作,没时间陪女儿玩,于是就专门买了个笔记本电脑让孩子玩,没想到对孩子的视力有这么大的影响。
近日,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试光中心,记者看到不少学龄前的小朋友在父母的陪同下前来配镜,该院一楼视光中心电脑验光设备前排起了长龙。
该院小儿眼病科主任戴鸿斌说,0-7岁是儿童视力发育的一个关键期。近10年来,儿童近视发病率逐年增加,现在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来看眼病的患儿近八成都是近视。玩iPad、电脑,会让孩子的眼睛长期聚焦在一个点上,容易造成眼睛疲劳,对视力损伤很大。
●案例三
5岁宝宝居然会玩“魔兽争霸”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随着家庭电脑的普及,宝宝们接触电脑的时间大大提前。
在一些家长群中,有的家长抱怨自己5岁的宝宝居然会玩“魔兽争霸”,有的家长说自己4岁的宝宝会打CS。不少家长也认识到,宝宝迷上电脑,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尤其是年幼的孩子,最早接触电脑的机会多数都是家长创造的。家长王先生后悔地说,自己想玩游戏又没法不带宝宝,所以总喜欢把宝宝抱在怀里操作电脑。宝宝的模仿能力强,不知不觉就学会了。
当然理智的家长也有不少,当幼师的赵女士说,她的儿子今年5岁多了,对电脑非常感兴趣,但她并不打算这么快让他学电脑。她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特定的“关键时期”。4一7岁正是孩子发展“社交”能力的阶段,通过与年龄相仿的小伙伴一同玩耍及参加社会化的活动,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另外,对4一7岁的儿童来说,学电脑也没有什么意义。成人一般只需一两个月便可掌握电脑的操作技术,没有必要让孩子从小费九牛二虎之力去学。
●调查显示
六成儿童十岁前“触网”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不少幼儿园小朋友都有QQ号,回家会与小朋友网聊,小学低年级老师学生交流也基本靠QQ。
家住汉口后湖大道的俊俊今年6岁,上周刚刚从幼儿园大班毕业。跟班上小朋友告别时,他留的不是家里的电话号码,而是自己的QQ号。原来,俊俊从3岁起就经常看父母用QQ网聊,上幼儿园后老师还专门组建了班级家长QQ群,他经常和妈妈一起上网在群里发言,后来妈妈干脆帮他申请了QQ号,他把爸爸妈妈和平常关系特别好的小朋友都加入了好友。
而如今武汉的一些幼儿园和小学,都采取了多媒体教学,操作电脑成了课程之一。还有一些小学从一入校,老师就会建立班级QQ群和家长QQ群,方便老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
7月22日,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发布“第六次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2012)”。报告对全国10省(区、市)98所城镇地区中小学校13488名10~17岁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的新媒体运用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显示,被调查未成年人触网比例高达96.8%,较2011年增长5.4%。其中,首次触网年龄在10岁以前(含10岁)的学生上网占到61.8%,28.1%的未成年人在7岁之前就开始接触网络。
专家建议
学龄前儿童最好远离电脑
中南医院儿童神经与心理疾病门诊副主任医师范静怡介绍,电脑与儿童的学习方式并不相匹配。长期面对电脑会对幼儿的身心发育带来不利影响。人的逻辑思维方式是由词汇、语言、经验等共同形成的,对于身体发育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过分依赖电脑,计算机的符号式思维将主导其基本思维方式,零碎的符号式机器思维将代替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会使孩子逻辑思维的形成受到阻碍,还会导致孩子缺乏想象力、创造力及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长时间独自玩耍也容易让孩子变得孤单和寂寞,造成孩子情感上出现障碍。此外,电脑游戏或动画片的画面色彩亮丽、视觉刺激过于强烈,上网时间长了容易对孩子的眼睛造成伤害,在学校上学时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
同时,专家指出,幼儿骨骼发育的特点在于骨骼弹性大,易变形,腕骨骨化没有完成;肌肉组织较柔软、力量弱、耐力差,容易疲劳,长期上网会导致孩子身体发育不良。
专家指出,学龄前儿童不要用电脑,6岁至10岁儿童要尽量少用,每天接触电脑上网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推荐阅读:用限制上网时间软件来管理控制孩子上网)
专家提醒家长应与孩子多亲密交流,尽量不要把孩子丢给电脑,也不要过多依赖电脑中的教学软件来教育孩子。应该正确引导孩子使用电脑,对孩子玩电脑的时间和内容严格控制。若发现孩子沉迷电脑,甚至出现不爱与人交流、动作迟缓、笨手笨脚等现象,就要带孩子接受心理干预。
TAGS:
版权声明:绿色童年网站所刊载本文:"妈妈带4岁女儿去医院“戒网瘾” 三大案例震惊家长(二)",除特别声明外,其版权均属于绿色童年所有,任何媒体、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绿色童年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