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1-28 09:44:24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武汉) 作者: 打印 点击:
孩子上网成瘾,怎么办?
昨日,“湖北日报2013省两会微博”收到留言,一位“宋佳二女儿”网友救助:亲戚家的孩子去年9月份上大学,这一放寒假,整天“宅”在家,对着电脑打游戏、购物、聊天,每天晚上聊天到半夜,我怀疑是不是网恋了。孩子不听话,家长特别焦虑。希望两会上,这个话题能引起代表委员关注,寻求解决路径。
记者跑腿
青少年是网民主体
人民目光所及,提案关注所在。记者获悉,团省委向政协湖北省十一届一次会议提交集体提案,首次公布我省青少年利用新媒体的调研状况。
调查显示,我省网民数量逾2千万,其中10-40岁的人数占八成以上。大学生每周上网时间30小时以上达30.7%,73.1%的大学生上网是为了娱乐;56.8%的中小学生拥有手机,71.4%的中小学生开通个人微博。调查中,不少青少年表示,“一天不上网就感觉难受”,“与现实社会相比,更愿意待在网上”。
网络时代,我们一边享受着生活的便利与多彩,一边忙着解决“被束缚”的烦恼。面对网络的双刃效应,代表委员们打开了话匣子。
建言建议
正方:有人的地方,就该有网络
“就连我们成年人,同样离不开网络。”省政协委员、武汉大学网络中心主任石岗见证了网络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他认为,真正的网络时代,应该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网络。“你看,工作要网上办公、聊天沟通要用QQ或者MSN、闲暇时间要打网络游戏、购物要上淘宝,网络的高渗透性正说明它存在的必要性、重要性。目前,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前景最广阔的新兴产业,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石岗认为,如果对青少年上网加以有效引导,“网络化生存”一定是利大于弊。
省政协委员、团省委书记吴朝安赞同石岗的看法。他说,青少年会用网络,爱用网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作为服务青少年成长的部门,在净化网络环境的同时,应该主动利用新媒体,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和他们说上话、交上心。”
吴朝安举例说,目前,全省各级团组织共开通官方微博8926个,粉丝达1500万人次。团省委“青春湖北”官博已有粉丝40多万,且以每周3000人的数量递增,成为团组织了解、服务青少年的新渠道。
反方:关上一扇门,打开一扇窗
来自香港的陈婉芬委员告诉记者,青少年“网络化生存”,在香港也很普遍。香港有关机构,经常开展一些活动,引导青少年正确用“网”。比如,开展论坛、辩论赛。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既利用了网络的便利,又不让网络影响个人发展。
省人大代表、罗田县城东幼儿园园长刘晓娟认为,孩子有网瘾仅仅是表面现象,其深层次反映的是心理问题,家庭成长环境则是网瘾的重要因素。(推荐阅读:戒网瘾,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上网行为习惯)
关上网瘾这个“门”,就得另外打开一扇“窗”。刘晓娟说,网络是双刃剑,孩子通过网络能获取知识信息,但要适时适度。作为家长,不能只顾忙事业,一方面,要引导、控制孩子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时长上网;另一方面,多陪伴孩子、多沟通。比如,带出去旅游,扩大视野,又能转移对网络的注意力。
TAGS:
版权声明:绿色童年网站所刊载本文:"问诊青少年“网络化生存”",除特别声明外,其版权均属于绿色童年所有,任何媒体、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绿色童年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